第133章 作死的節奏(1 / 2)

真實的諸葛孔明應該另有所長,可以從陳壽的兩句話看出:“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意思是說他諸葛亮,相比起奇謀來更擅長治軍,管理人民的本事比戰略強,軍事上他所遇到的對手又是人中豪傑,加上又是主動進攻一方,主要還在於人還不如國力差距,所以沒能成功,但他把一個小小的蜀國治理的井井有條,甚至與魏國對抗,可見能力之強大……

陳壽說諸葛亮長於治戎,治戎者,整飭軍隊是也。

史書說諸葛亮用兵,“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這幾句,基本就是《孫子兵法》提到的境界了。兵法嚴整,不擾百姓。至於他的屯營布陣,更是傑出,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去看他的營壘布局,感歎“天下奇才也”。

諸葛孔明去了柴桑郡,還在那兒與幫助龐統整治柴桑,揚州牧秦宜心思活泛開了。秦宜心中盤算手中的文官,謀士暫時夠用,陳宮、龐統屬於純粹謀士,陳群、劉曄、華歆、楊宏、閻象等文官,除了從事民政管理,好像智謀也不差。

秦宜一統揚州,現在缺什麼樣的人才呢?

毫無疑問,他現在缺的是統攬全局的文官,此人非諸葛孔明莫屬!

窩日,這丫的想讓孔明管理民事?

壞了,曆史上那個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謀略近乎妖的謀士諸葛孔明豈不被埋沒了嘛!

嗬嗬,要不然秦宜怎麼辦?

總不能讓他親自管理揚州民政嘛,這怎麼可能!

秦宜動動嘴皮子可以,真幹的話,他還真沒有那本事。所謂看著容易做起來難,秦宜什麼出身啊,想玩轉揚州政務,大概比登天還難!再說了,這家夥也不是個吃苦的人,找那些累幹嘛,有時間不如與貂蟬等廝混!

既然諸葛孔明都來了,兩大妖孽對付一個江夏黃祖,簡直牛刀宰雞嘛,揚州牧秦宜更不會插手柴桑郡事務,裝聾作啞,不聞不問,隨他們兩個妖孽使勁折騰。

江夏位於大江中遊地帶,北臨長江,西有漢江,四周有一些小山地。夏口地勢居高,大江洪水不能淹沒到江夏,這樣江夏就成了這一帶人的定居點人口較密集。

後世這裏是江漢平原,但是在三國時期,江漢平原全部都是長江洪泛區,通俗點說就是沼澤地。古代軍隊即使再能戰,碰見沼澤也肯定是要繞道的。問題是揚州進軍荊州還必須通過江夏這個地區,當年曹操敗走華容道就是在這個地方,地形複雜才顯出重要性。

想要控製江夏,敲開荊州大門,大江上水戰便成了不二之選。

江夏作為荊州東南方向的一個重要門戶,一旦失守,荊州便失去了阻擋揚州軍隊屏障。而另一個門戶在南陽,由張繡把守。

確切地說,張繡和黃祖就是荊州牧劉表的兩個看門狗。

劉表借助張繡阻擋許都曹操,雙方互為依存。江夏太守黃祖是劉荊州的屬下,唯一的特殊點,黃祖權力過大,其屬下皆由黃祖任命,有點兒半獨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