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銅雀台(1 / 2)

招賢榜文人要多一些,來人有些不確定。

官員模樣的值守人微微一笑,解釋說:“不是,隻是看你的裝束隨便問一下。壯士,請在這裏登記,姓名以及哪裏人士。”

登記結束,官員模樣之人說:“壯士,你請稍等,我去稟報一下。”

招賢處又來了新人,揚州牧秦宜接過來一看署名竟然是趙雲趙子龍,大喜過望,立刻讓人領進來,自己則整理衣冠親自迎接。

秦宜走出門,恰好看到趙雲往這邊走,他急走兩步,熱情地說:“嗬嗬,原來是常山趙子龍來了,本州牧熱烈歡迎!”

趙雲當即愣住了,他怎麼知道我的字是子龍?這一日走到壽春,白袍武將經人帶領來到招賢處。

看見官府值守人,來人說:“這裏可是揚州招賢所在?本人欲投揚州牧。”

“正是,看你裝束似乎是武人?”

的確,此人騎著戰馬,隨身一杆長槍,不是武人是什麼?

“正是,在下的確是武人,不會隻收文人吧?”

嗯嗯,我們之間好像沒有打過交道吧。

趙子龍看一看對麵這位州牧大人,也太年輕了,不過,這不重要。

“州牧大人,以前見過在下?”

“木有,絕對木有,不過,本州牧對子龍聞名久矣!請,裏麵請。”

一邊說著話秦宜挽著趙子龍往裏走,熱情的不得了。

那麼,常山趙子龍為何離開河北來到了揚州?這不符合套路呀。

按照正常套路,大約明年趙雲投靠劉備。

此事說來話長,簡單說趙雲作為公孫瓚手下武將,劉備亦依附在公孫瓚處,趙雲得以與劉備交往。公孫瓚與袁紹交戰,派遣青州刺史田楷占據山東附近的土地,袁紹亦派數萬大軍前來爭,公孫瓚便上表將劉備提升為別部司馬,派劉備前去幫助田楷抵抗袁紹。趙雲隨劉備出征,為劉備掌管騎兵。

後來,趙雲因為兄長去世,向公孫瓚請辭歸鄉,劉備知道趙雲此去便不會再回來,因此握著趙雲的手,內流滿麵,不舍得分別。

趙雲向劉備辭別時,說了句:“終究不能做有違德操的事。”

趙雲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目前我還屬於公孫瓚的屬下,現在投靠你有違道義。

公孫瓚敗亡之後,趙雲麵臨新的選擇。

嚴格說,趙雲其實也是一個“賢臣擇主而事”的人。

剛開始趙雲一直是在袁紹的手下效力的,隻是看不慣袁紹的所作所為,這才轉而投靠公孫瓚。但是,趙雲投靠公孫瓚之後才發現,原來公孫瓚和袁紹一樣,也是用人唯親。在對袁紹的作戰當中,隻是讓趙雲統領後軍,在前麵衝鋒打仗的人,都是公孫瓚的親信。

趙雲失望了,恰巧此時,劉備帶著關羽和張飛,來幫助公孫瓚,認識了劉備。

玄德與趙雲分別,執手垂淚,不忍相離。雲歎曰:“某曩日誤認公孫瓚為英雄;今觀所為,亦袁紹等輩耳!”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見有日。”灑淚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