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許都、徐州、揚州三路兵馬(1 / 2)

為將者,但有號令,必勇往直前,雖許都夏侯惇號稱十萬大軍,揚州兵馬三萬,高順毫無畏懼之色,點起兵馬出壽春,大軍越過淮河,往下蔡方向進發。

雖然此次揚州出動兵馬三萬,比許都第一路兵馬少得多,但秦宜出動陷陣營七百,足見秦宜對曹操軍隊的重視程度。如今揚州秦宜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陷陣營已經擴充到一千多人,可以在兩個方向部署陷陣營。

所以,看似揚州兵馬數量少於許都兵馬,如果雙方開戰,難說誰輸誰贏。這不是吹噓,前有徐州車胄例子在先,陷陣營又是大將高順親自訓練,沒有半點畏懼夏侯惇。

咦,秦宜為什麼隻出動三萬兵馬?而不是五萬、十萬兵馬,既然在自己家門口作戰,不如一口吃掉夏侯惇這一路兵馬。

顯然,揚州牧秦宜還是想示敵以弱。

曹操虛張聲勢,五萬軍隊號稱十萬大軍,那是嚇唬揚州牧秦宜。

這在秦宜看來很好嘛,我好怕怕哎,俺秦宜才開張,家底薄,能拿出手的也就三萬兵馬,曹操知道了會怎麼想?

所以嘛,秦宜很賊。

也是,在此之前秦宜一直這樣做的,他不想半途而廢。

至於曹操怎麼想,又是另一回事,能輕視秦宜最好,按照正常思維,秦宜的發展時間太短暫,軍事實力弱一點也算正常。從內心講,秦宜真的不想驚動曹操,期望給曹操留下一個印象,我小胳膊小腿的,真的惹不起你曹操,放過我一馬,好嘛。

不管秦宜如何作態,在這之前秦宜驚豔崛起,大概已經驚動曹操,要不然也不會出兵揚州威脅秦宜,如今秦宜腸子都悔青了。

也是,從戰略角度講,曹操想不注意秦宜都不可能。

這家夥給點陽光就燦爛,一群殘兵敗將,轉眼間擁有一州之兵,這他媽也太嚇人了!

假以時日那還了得,叔叔可忍,嬸嬸不能忍了,曹操若繼續任秦宜發展,必將威脅到自己身上,以曹操睿智,不可能不知道後果。

不得不說秦宜好運氣,人家曹操不是不想滅掉秦宜,實在是沒有機會收拾他。

這一次若不是荊州牧劉表與秦宜開戰,讓曹操看到有機可乘,他也不可能在今年糧食作物還沒有收割的情況下,大動幹戈。

此次曹操出動五萬兵馬應該算是第一路,也是做給荊州劉表看的,我曹操嚴格按照雙方協商過的計劃實施,絕不會有半點虛假。那意思再明顯不過了,你劉表放心打,我這裏從北麵壓迫秦宜,給你減輕負擔。一個小小的揚州牧秦宜,即便崛起速度很快,那又如何?在荊州、許都兩大勢力夾擊下,想不滅亡都不可能。

荊州牧劉表雖然了得,年老成精的人物,又是個守成之人,有便宜賺也不可能無動於衷。以曹操奸詐,不可能不洞悉劉荊州心態,劉表老辣又如何,我曹操挖的坑你不跳也得跳。

至於許都後續兵馬什麼時候發動,曹操也要視情況而定,畢竟大軍行動要有糧草支撐,在這青黃不接的時間段大量消耗糧食,可不是明智之舉。沒有十足把握,曹操也不會全力發動。

更何況曹操還要考慮到北麵的袁紹,萬一有突發情況,那就不好說了。

曹操是個理智的人物,他不可能蠻幹,出動的軍隊數量越多,動用的糧草也會越多,曹操要看荊州劉表與揚州秦宜之間的戰爭進度,能不能從小摩擦爆發更大規模戰爭,現在一切還很難說。

荊州劉表也好,許都曹操也好,大家都在算計,隻不過荊州軍隊已經先與揚州軍隊動手,而曹操是後來者。荊州劉表想借助曹操大軍牽製揚州牧秦宜,借此機會奪取柴桑郡和豫章郡。

劉荊州有算計,但曹操又豈是善茬?

曹操希望秦宜滅亡,哪怕削弱他的實力也好,那也要量力而行。

再說了,此次雙方合作,曹操存著漁翁得利的心思,絕不會平白無故地要給劉荊州作嫁衣裳。

荊州與揚州之間的戰爭打得越大越好,而許都曹操則視其情況再做決定。有機會就多吃一口,沒機會少吃一口也無所謂。如果劉表與秦宜之間的戰爭烈度繼續擴大,不排除曹操會親率大軍直搗壽春。

按照雙方約定的時間,許都大將夏侯惇率五萬大軍出了許都,至此,許都與荊州拉開雙方合作的序幕。

但是,夏侯惇行動怪異,兵出許都的時候行軍還算正常,一旦遠離許都視線,這家夥就開始在行軍速度上磨洋工,大幅度降低行軍速度。

上午,大軍徐徐行進,時間剛剛過去巳時,夏侯惇便下令軍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