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失去江夏郡之後,荊州水軍對比揚州方麵已經沒有優勢可言,能防守江陵不失已經不錯了,根本沒有力量反攻江夏。
除了水戰,荊州還要擔心揚州從陸路進攻,主要攻擊點就在沔口方向。
相對於荊州來說,水路以及沔口是南部進攻的通道,荊州一方失去了一個重要險地,所以,諸葛孔明放出這一籌碼,對荊州來說很重要。
其實,揚州方麵要價也夠狠,荊州勢力在大江之南還有武陵、零陵和桂陽三郡。
顯然,揚州欲吞並整個江南,即便荊州不放棄武陵等地,揚州在江南的軍隊也會繼續蠶食,早晚奪取整個大江南部。
該說的都說了,剩下就看荊州如何決定了。
揚州與荊州之間若談不攏,那就沒辦法了,大家各顯本領。揚州這邊已經派大將於禁接管了沔陽一帶,不管是水戰還是陸戰,揚州不怕荊州鬧幺蛾子。
揚州把皮球踢給荊州,韓嵩隻能帶著這個議題回去請示。
諸葛孔明的確很忙,送走韓嵩,他要忙他那一攤子事情。不光是他,包括袁煥、陳群他們都忙的屁股朝天,個人都有一攤子事。
揚州事業剛剛起步,千頭萬緒,光確定行政三巨頭不行,下麵還要有一批能人。原來袁術班底官員到不少,卻不能委以大任,隻能作為中下層構成。
好在揚州牧秦宜已經下令,讓劉曄、華歆回壽春,輔助諸葛孔明工作。如今華歆已經啟程,而劉曄還需再忙一段時間,把造海船計劃落實好再回來。
如今揚州牧秦宜將治下的政務、軍事分成兩條線,揚州境內所謂的郡守,基本剝離軍事色彩,變成了單純的地方行政官員,手下也不過設立都尉一職,類似於後世警察之類,維持地方治安。
揚州境內,軍事力量前置,一部分布置在與荊州交界處,主要成分構成是水軍,絕大部分軍事力量布置在壽春一線。
這不是說後方沒有一點軍事力量,秦宜組建了大量的屯田部隊,作為練兵的一部分,輪流分一部分擔任執勤,均勻的布置在揚州境內,擔任剿匪、防止某些不安定分子搞事。
境內防務歸屬於高順,秦宜不操心這些事情。
劉曄那邊有另外的喜訊,徐盛、丁俸加盟揚州陣營,此時已經往壽春方向來了。
至此,江東知名戰將差不多齊了,秦宜身邊可謂戰將如雲啊。
......
劉岱、王忠在百裏外下寨,明顯屬於畏戰,還算他們有自知之明。
不過這也不能怨劉岱、王忠二人,曹操原本就沒打算讓他們真的攻擊徐州劉備,隻是作為疑兵之計,打著他的旗號招搖而已。
不能說疑兵之計沒有起作用,至少徐州劉備不敢盲動,劉岱、王忠他們很安全。
九月下旬,不知道曹操怎麼想的,突然下達新命令,責令劉岱、王忠主動攻擊徐州劉備。
劉岱、王忠率兵五萬,明顯不及徐州劉備,重要的是,他們二人既不是猛將,也不是智將,怎麼可能是徐州劉備的對手?
是不是對手不重要,命令下達,那隻有執行的份,他們倆敢抗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