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撤兵回到大營,愁眉苦臉,一籌莫展。
不是曹操不想打破僵局,實在是兵力消耗不起,僅一戰攻防戰數千軍隊沒有了,再打一仗的話就是一萬軍隊沒有了,看起來十萬大軍很多,實在是沒有軍隊補充,傷不起啊。
這是一種此消彼長的態勢,揚州軍隊能玩得起,曹操軍隊玩不起。
不是還有謀士嘛,難道就想不出破敵計策?
揚州軍隊以靜製動,何來破綻?
他們大概早就算計好了,揚州牧秦宜根本不給你機會。
曹操與謀士們天天在一起議論,尋求解決之道。
揚州軍隊龜縮在營寨內,除了強攻一途,哪有什麼解決之道?
曹操心中惱怒,他很想去揚州大營外大罵秦宜膽小鬼,刺激他出戰。
曹操並不知道揚州牧秦宜已經離開這裏,揚州軍隊指揮早已換了人,是一個叫龐統的人在此地指揮作戰。龐統不是秦宜,他也不會與曹操玩鬥將,擺開車馬鬥個死去活來。
龐統有足夠的耐心與曹操周旋,揚州的兵馬比曹操多,你來攻我,攻不動,有本事你撤兵回許都,問題是曹操他敢嗎?揚州兵引而不發,其威懾力令曹操坐立不安,卻又無可奈何。
時間一天天流逝,半個月時間就這樣消耗掉了。
這邊安靜了,南部戰火又起,揚州境內的軍隊突然展開行動,曹操所擔心的事終於付諸現實。
曹操擔心揚州方向,卻又懷著僥幸心理,畢竟在北方有十多萬揚州軍隊,揚州本土還剩下多少?估計有軍隊也是專注防守吧。
可惜曹操想錯了,揚州牧秦宜手裏有足夠的糧草,能養活更多的軍隊。而且秦宜從沒有停止擴軍的步伐,隻是這家夥隱藏的太深而已。
有些事情不能以常規思維判斷,曹操按照自身條件衡量揚州軍隊的數量,顯然有失偏頗。
此次揚州大將高順、張遼、黃忠、徐盛、潘璋,悉數上陣,分數路大軍浩浩蕩蕩向北進發,拉開了北進許都的序幕。其中高順一路,三萬兵馬率先進入徐州境內。
曹操手下大將曹仁統兵在此,還有虎豹騎統領曹真率騎兵八百,總兵力合計兩萬。
曹仁聞訊,盡起兩萬大軍,擋住了揚州軍隊去路。
兩軍對陣,戰場一片蕭殺。
與一般主帥出外打仗不一樣,沒有人出來說話。
高順根本沒有這種意識,打仗就是打仗,說那些廢話幹嘛。
更何況,高順不是那種口齒伶俐之徒,自不會出來丟臉。
揚州兵馬沒有人出來,曹仁也就懶得出麵,隻管布置陣勢,準備開戰。
揚州軍隊步兵陣營厚實,陣前卻擺出七百陷陣營,這也是高順的老套路。
曹仁冷笑不已,他知道陷陣營名聲在外,也知道陷陣營曾經打敗過徐州牧車胄。心想,本將不是徐州牧車胄,你有陷陣營,我有虎豹騎,今天說不得要較量一番,看看到底是你的陷陣營厲害,還是我的虎豹騎厲害。
一聲令下,曹真率八百虎豹騎列陣當中,與陷陣營針鋒相對。
虎豹騎是曹操旗下最精銳的部隊,其統領曆來都是曹氏將領,可見這支軍隊的重要性。
虎豹騎作為曹操軍隊最核心的精銳,一部分保衛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宮,統領多由曹操親屬統領,稱領軍將軍,曹仁、曹純都當過虎豹騎的領軍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