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南北兩路大軍再加上南陽張繡和荊州聯軍,三路大軍形成合圍之勢,快速逼近,危急關頭,曹操率十萬大軍舍棄徐都城,追著劉備往潼關去了。
由此可見曹操拿得起放得下,做事決斷,隻要他稍微猶豫,估計要被圍困在許都城內。一座孤城,哪怕曹操能夠守得住,那又如何?不用秦宜派兵攻打,光是糧草就能把曹**死。
劉備去了關中,這也間接提醒了曹操,隻要守住潼關,至少短時間內,揚州軍隊威脅不到曹操。所以,曹操必須與劉備爭奪關中歸屬權。
隻不過劉備也知道潼關的重要性,留下一萬軍隊把守,自己率大軍直撲長安。
其實,劉備和曹操幾乎是前後腳。
劉備剛走不一日,曹操大軍已經到了潼關。
看著潼關,曹操一陣哀歎,被大耳賊占了先。
隻不過到了這地步,無論潼關如何難攻,那也要豁上去了。曹操一刻也不敢耽擱,前有潼關擋住去路,身後有揚州大軍,萬一被揚州軍隊追上來兜尾,曹操真的要撞南牆了。
曹操都要瘋了,下令大軍開始攻打潼關。
劉備軍隊雖然很渣,潼關險要卻也易守難攻。一波波軍隊輪番攻打,這一波剛剛撤下來,另一波軍隊開始攻擊,哪怕是用屍體堆起來,也要攻下潼關。
曹操手下將士似乎也知道所麵臨的危局,上下一心,全力攻打。
幸虧劉備軍隊很渣,麵對曹軍不要命的打法,他們畏懼了,在曹操損失近萬人之後,終於攻下了潼關。
這是一對冤家,在中原地區鬥完了,跑到八百裏秦川繼續鬥,一時半會兒消停不小來。率先到達關中的劉備,頂不住曹操的進攻,掉轉身向西跑,卻與馬超混在一起,回過頭來與曹操死磕。
曹操東麵占據潼關險要,將揚州大軍擋在外麵,西麵掌控長安,這才略微鬆一口氣。
隻不過曹操的處境還是不太妙,西麵有劉備、馬超,身後潼關外揚州大軍虎視眈眈,成了夾心餅。
好在揚州八萬兵馬雖然陳兵在外,卻也一直沒有攻擊潼關的舉動。揚州兵馬不動,並不等於曹操可以安心,心理壓力極大,時時刻刻防範對方攻擊。
揚州牧秦宜給龐統的命令是監視,沒有要求他攻擊,或許因為時機不到,或許秦宜希望曹操與劉備在關中使勁鬥,更重要的是,揚州牧將目標對準了外族。
此時,揚州牧秦宜率大軍迫近南匈奴。
南匈奴分散在並州各地,左部居太原故茲氏縣(今山西省汾陽東南)、右部居祁縣(今山西省祁縣東南)、南部居蒲子縣(今山西省隰縣)、北部居新興縣(今山西省忻縣)、中部居大陵縣(今山西省文水縣東北)。
中平五年,由於南匈奴多次發兵幫助漢朝,國內不滿,害怕繼續征調兵源,於是叛亂,殺死單於羌渠,擁立須卜骨都侯為新單於。
於夫羅自立為單於,入京晉見漢靈帝,請求發兵幫助複國,正趕上漢靈帝病危,事情得不到處理。
同年九月,於夫羅夥同黃巾殘餘白波軍叛亂,進攻太原、河東等郡。河東等郡民眾武裝起來自保,於夫羅掠奪不到什麼東西,而兵力受損,打算回歸本國,但被族人拒絕,於是留在河東。
獻帝初平元年,關東諸侯聯盟討伐董卓,於夫羅於袁紹、張楊聯盟,屯兵於河內漳水。後來,於夫羅改變主意,引兵叛離,劫持了張楊。袁紹派將領麹義追擊,在鄴城南麵擊敗了於夫羅軍。於夫羅劫持張楊來到黎陽,擊敗了度遼將軍耿祉,勢力又壯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