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島的南部還是很平坦的,我們很快在沙灘邊緣找到一個適合做營地的地方,在我們臨時營地東側也就50多米,離沙灘7、8米,而這個營地向島內再走100多米就有一股清泉,應該是從那個火山湖中流過來的,是個很好的淡水水源。
由於我們有船上的食品等物資做後盾,所以,一開始不用急著找到穩定的食物來源,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建一個永久性的庇護所。我所設計的遮蔽所的結構是這樣的:在熱帶,遮蔽所應該離開地麵,以隔離毒蟲蛇蠍的侵擾,盡量避免雨水和潮氣的影響。所以我們先選定4棵間距4米左右的大腿粗的椰子樹作為建築的四個角的主支柱,中間的樹從1.5米以上的部分砍掉,作為中間地板的支撐。島上有很多碗口粗的竹子,是很好的搭建材料。從每根底部選取粗部分的截取兩米半,一根挨一根在兩顆椰樹間打入地下一米,組成一組平直的邊牆,對麵兩棵樹之間也是一樣,然後在竹製邊牆上麵放置一根5米長的竹子,兩頭用船上的纜繩捆綁固定在主支柱上。然後把剩下的較細的竹子鋪在邊牆上的竹架上,地板就做好了。
地板以上2米用4根竹竿橫在4棵椰樹之間固定好,之上半米正中再橫置一根竹子,用纜繩吊掛兩頭在兩側的樹上做橫梁。將6米長的竹竿從中間劈開,一頭鑽孔,兩兩以纜繩相連搭在梁上做瓦片,正反相扣,滴水不漏。鋪設完“瓦片”,再在梁上扣上一根劈開的竹子,,這樣一個完美的房頂就做好了,這樣的的房頂還可以做集雨器,把分為4個半圓柱形的救生筏容器放在屋簷下,一場短短的大雨就可以讓它們裝滿幾百升,我們可以兩天不去水源取水。
因為處於熱帶,不存在保溫的要求,所以四周隻做了一米高的矮牆,空白部分用蚊帳布密封,防止蚊蟲進入。
用了一星期時間,兩間吊腳樓終於完工,分男女搬入其中。我們從遊船上拆下木地板當作內部地板,畢竟由圓滾滾的竹子排列成的地板,躺上去不舒服;再割來地毯鋪在地板上,增加柔軟性,再鋪上涼席。地板中間有一塊2米乘1米的空間用來堆放個人物品和食品,人可以睡在四周,這樣一間遮蔽所可以同時容納6人睡覺。遮蔽所的底下空間作為柴火的堆放場,可以有效避免被經常光顧的大雨淋濕。
當然,一個環境良好,功能齊全的營地不可能馬上建好,我們隻能在以後根據需要慢慢完善,不過現在的條件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