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取第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1 / 2)

“那是幾年前的事情了……”族長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唉,也是冤孽啊!”

話說這個村其實玄宗末年,安史之亂時期從長安逃出來的一批人共同組建的,當時隻是想著跟著皇上往南邊逃,沒想到到後來玄宗退位,肅宗李亨登基稱帝,他們一時也不知何去何從,正好走到這裏,見這裏山清水秀且人跡罕至,大家也頓時不想再走,於是便在此處安定下來,就這樣過了近百年,便到了他們這一代。

當時遷徙逃亡的其實有很多人,但一路上舟車勞頓加上饑寒交迫,還時不時有流兵來襲,所以到達此處時整個隊伍隻剩五十人不到,且大多是為男性,女性和孩子十分稀少。

而他們所定居的地方出於兩山相夾,中有溪流穿過,且有山上林木茂密,飛禽走獸眾多,山下水土肥沃,良田土地無數,活下來的那部分人便開始了打獵和農耕的生活,經過了近百年的休養生息,村莊也漸漸昌盛起來,雖很少出山,但由於豐富的食物資源和百年發展,人們生活得倒也安樂。

當時村裏有很多獵戶,其中一戶是村裏打獵的好手,姓李,大家都叫他李叔,李叔膝下隻有一子,喚天賜,意為上天給他的恩賜,故而對這個兒子十分寵愛。說來也怪,李叔本身是一名獵戶,生得腰圓體胖(pán),十分威武,且自身孔武有力,箭術更是百發百中,然而天賜卻和他老爹恰恰相反,不僅人生得白白嫩嫩、文弱纖細,且十分不喜殺生,平日裏其父每次帶他上山打獵,他總是把李叔沒打死的或路上撿到的受傷的兔子啊、小鹿啊什麼的抱回家養著,養好了就又放回去,一來二去,李叔也沒法了,就把他送到村裏的藥堂裏,讓他學習醫術,以後做個郎中算了。

李天賜自是十分歡喜,每日按時到藥堂學習,由於誠心誠意,且勤奮好學,沒過幾年,他的醫術便已超過教他學醫的師傅,時常替師傅出診看病,李叔倒也頗為欣慰。

要說這個地方還真是個風水寶地,不僅野物眾多,也藥草十分豐富,李天賜每隔幾天總會背上藥簍上山采藥,有時他運氣好,除了草藥還能碰上近百年的靈芝,村裏人見著十分豔羨,就也學他夜裏上山采藥,然而不管是自己一個人去還是死乞白賴地跟著李天賜,其他人都沒有采到過靈芝,人們都說他是有福氣的人,到後來,就還是李天賜一個人去采藥,村裏人漸漸習慣他的意外收獲,但想著反正又不是拿出去賣,總是給村裏人用了,倒也沒人說什麼了。

然而說他有福氣,還真不是一點點的。

有一次他又半夜上山采藥,然而到天亮還沒有下山,李叔有點擔心便獨自上山尋找,然後直到晌午也不見他爺倆下山,村裏人都有些慌,便組織村裏獵戶中的好手拿上最好的家夥一塊上山找人,他們本以為這爺倆估計是碰上什麼猛獸了,然而這群人到山上沒多久就看見了四處亂轉的李叔,上前一問才知他到現在還沒有找著他兒子的任何蹤跡,眾人心中都是一沉,一夜未歸,估計是凶多吉少了,但看著李叔那決不放棄的臉,大家誰也沒有開口,隻是埋頭四處尋找。直到晚上,月亮都上了中天,然而人還是沒有找到,大家都十分疲憊,便安慰著李叔讓他先回去,明日再來尋找,就這樣找了兩三日,然而始終沒有半點消息,村裏人有人就開始說或許是糟了難了,直歎可惜,也有先前眼紅他采得靈芝的,便說他是采了太多寶貝,得罪了山神老爺,被山神老爺抓去了,但還沒說幾句就被族長嚴厲訓斥了,但流言如同瘋了一般,越傳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