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為國飲——茶的曆史4
達於極盛的明清茶文化
明清時期,我國茶業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唐宋茶業的輝煌,主要是表現在茶學的深入及茶葉加工,特別是貢茶加工技術精深。而明清時期,這種傳統的茶學、茶業及至茶文化,因經過宋元時代發生了很大變化,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罷造龍團,惟采茶芽以進。”從此向皇室進貢的隻要芽葉形的蒸青散茶。
皇室提倡飲用散茶,民間自然效法,並且將煎煮法改為隨衝泡隨飲用的衝泡法,這是飲茶方法上的一次革新,從此改變了我國千古相沿成習的飲茶方法。
這種衝泡法,對於茶葉加工技術的進步,如改進蒸青技術、產生炒青技術等,少數地方采用了曬青,並開始注意到茶葉的外型美觀,把茶揉成條索。所以後來一般飲茶就不再煎煮,而逐漸改為泡茶。
由於泡茶簡便、茶類眾多,烹點茶葉成為人們一大嗜好,飲茶之風更為普及。
明清時期在原有的基礎上,出現了不少新的茶葉生產加工技術。如明末清初方以智《物理小識》中記到“種以多子,稍長即移”。說明在明朝,有些地方除了直播以外,還采用了育苗移栽的方法。
到了康熙年間的《連陽八排風土記》中,已有茶樹插枝繁殖技術。此外,在清代閩北一帶,對一些名貴的優良茶樹品種,還開始采用了壓條繁殖的方法。
明清兩朝在散茶、葉茶發展的同時,其它茶類也得到了全麵發展。包括黑茶、花茶、青茶和紅茶等。
青茶,也稱烏龍茶,是明清時首先創立於福建的一種半發酵茶類。紅茶創始年代和青茶一樣,其名最先見之於明代初期劉伯溫的《多能鄙事》一書。
到了清代以後,隨著茶葉外貿發展的需要,紅茶由福建很快傳到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雲南和四川等省。在福建地區,還形成了工夫小種、白毫、紫毫、選芽、漳芽、蘭香和清香等許多名品。
明代品茶方式的更新和發展,突出表現在飲茶藝術性的追求。明代興起的飲茶衝瀹法,是基於散茶的興起,散茶容易衝泡,衝飲方便,而且芽葉完整,大大增強了飲茶時的觀賞效果。明代人在飲茶中,已經有意識地追求一種自然美和環境美。
明人飲茶藝術性,還表現在追求飲茶環境美,這種環境包括飲茶者的人數和自然環境。當時對飲茶的人數有“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之說,對於自然環境,則最好在清靜的山林、儉樸的柴房、清溪、鬆濤,無喧鬧嘈雜之聲。
在茶園管理方麵,明代在耕作施肥,種植要求上更加精細,在抑製雜草生長上和茶園間種方麵,都有獨到之處。
此外,明代在掌握茶樹生物學特性和茶葉采摘等方麵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和發展。從製茶技術看,元人王禎《農書》所載的蒸青技術,雖已完整,但尚粗略,明代時製,茶炒青技術發展逐漸超過了蒸青方法。
明代隨著製茶工藝技術的改進,各地名茶的發展也很快,品類日見繁多。宋代時的知名散茶寥寥無幾,提及的隻有日注、雙井、顧渚等幾種。但是,到了明代,僅黃一正的《事物紺珠》一書中輯錄的“今茶名”就有97種之多,絕大多數屬散茶。
明代散茶的興起,引起衝泡法的改變,原來唐宋模式的茶具也不再適用了,茶壺被更廣泛地應用於百姓的茶飲生活中,明代的茶盞發生了變化,厚粗的黑釉盞退出了茶具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晶瑩如玉的白釉盞。
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屠隆《考槃餘事》曰:“宣廟時有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最為要用。蔡君謨取建盞,其色紺黑,似不宜用。”
明代戲曲作家高濂的《遵生八箋》裏也說:“茶盞惟宣窯壇盞為最,質厚白瑩,樣式古雅……次則嘉窯心內茶字小盞為美。欲試茶色貴白,豈容青花亂之。”
除白瓷和青瓷外,明代最為突出的茶具是宜興的紫砂壺。紫砂茶具不僅因為瀹飲法而興盛,其形製和材質,更迎合了當時社會所追求的平淡、端莊、質樸、自然、溫厚、閑雅等的精神需要。
紫砂茶具始於宋代,到了明代,由於橫貫各文化領域溯流的影響,文化人的積極參與和倡導、紫砂製造業水平提高和即時衝泡的散茶流行等多種原因,逐漸走上了繁榮之路。
宜興紫砂茶具的製作,相傳始於明代正德年間,當時宜興東南有座金沙寺,寺中有位被尊為金沙僧的和尚,平生嗜茶,他選取當地產的紫砂細砂,用手捏成圓坯,安上蓋、柄、嘴,經窯中焙燒,製成了中國最早的紫砂壺。此後,有個叫龔春的家僮跟隨主人到金沙寺侍賣,他巧仿老僧,學會了製壺技藝,所製壺被後人稱為“供春壺”,視為珍品,有“供春之壺,勝如白玉”之說。供春也被稱為紫砂壺真正意義上的鼻祖,第一位製壺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