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成熟——唐宋散文3(3 / 3)

曾鞏的文章質樸,不講究文采,但嚴於章法,議論醇正含蓄,筆力縱橫馳騁,語言簡潔凝練。名篇《墨池記》重在說理,借事立論,生發開掘出層層深意,通過對王羲之學書法的墨池的記述,以細小而感人的故事,論及治學和為人,深化了文章的玄學主旨。

作者在短短的篇幅裏,展現了豐富的內涵、錯落的氣勢,給人以深切的啟迪,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量。

《寄歐陽舍人書》是曾鞏寫給老師歐陽修的一封感謝信,因為歐陽修曾經為曾鞏的祖父作過墓誌銘。文章雖是書簡,卻富有抒情色彩,融抒情而後議論為一體,兼具抒情文和議論文的內涵和特色。

王安石是北宋的大官,曾做過翰林學士、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職。他擅長作詩和散文。他的散文最著名的是那些有關政治和學術的論文,散文內容充實,立意卓遠,詞簡而精、長於說理,現實性強。

王安石寫的《答司馬諫議書》是一篇氣勢很盛的議論文。作者以一個卓越的政治家的風度,理直氣壯地辯駁司馬光強加給他的四項罪名。文章短小精悍,句句緊逼,層層盤進,顯得正氣浩然,氣勢淩厲,表現出雄健銳利的文風。

王安石的雜文也很出色,常以簡短的文字、警策的議論,表達出一種不同凡響的見識、見解。其《讀孟嚐君傳》、《書刺客傳後》、《讀柳宗元傳》、《書李文公集後》等都是這類文章的代表。

此外,王安石的一些記敘文,如《傷仲永》、《遊褒禪山記》等,也很有特色。它們不以生動的描繪、精細的刻畫見長,而是因事明理,借題發議,從剖析具體事物生發出見解,融敘事和議論於一體,表現出超卓的見識。

1009年,蘇洵出生於四川眉山,少年時喜歡遊山玩水,不喜歡讀書,直到27歲時立下決心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苦讀,學業大進。

蘇洵的文章善於論兵,深研權謀,明切事理,犀利酣暢,往往寫得波瀾壯闊、百折千回,最有名氣的作品是《六國論》。

文章首先提出論點,然後就論點層層深入、反複論證,最後提出警示。全文脈絡清晰,論證嚴謹,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說服力。

蘇洵有3個兒子,二兒子叫蘇軾,三兒子叫蘇轍。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合稱“三蘇”,蘇轍有“小蘇”之稱。他的散文也寫得很有特色,在紆徐曲折中透發出風骨,在平暢灑脫中顯露出疏宕奇氣。

蘇轍創作了大量的散文,其中議論文、書、序、遊記寫得比較出色,寫得最好的是政論和史論,具有很強的現實性。《新論》是政論代表作,文章縱談天下大事,論斷明晰。《曆代論》、《六國論》、《三國論》等是史論代表作,文章分析全麵,很有特色。

周敦頤生活在北宋中期,他的文章以說理見長,也寫有一些抒情性的文章。他酷愛雅麗端莊、清幽玉潔的蓮花,曾在任知南康軍時,在府署的東側挖池種蓮,名為愛蓮池。

池寬十餘丈,中間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兩側有“之”字橋。盛夏時,周敦頤常漫步池畔,欣賞著縷縷清香、隨風飄逸的蓮花,口誦《愛蓮說》。

《愛蓮說》是一篇富有情致而文字優美的散文。作者借菊花、蓮花、牡丹花3種名花的不同特質,象征性地表現了3種不同品格人物的處事情態,著重突出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

文章托物言誌,通過比喻、襯托,體現了一個正人君子的形象,寓意深遠,且韻味無窮。

[旁注]

翰林 皇帝的文學侍從官,唐代時開始設立翰林院,始為供職具有藝能人士的機構,自唐玄宗後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製的重要機構,院裏任職的人稱為翰林學士。明、清時期從進士中選拔翰林為朝廷服務。

大理寺丞 古代官職。晉武帝時設置,始為廷尉置丞。南朝沿置,北魏也沿置。北齊以大理寺為署名,遂稱大理丞。原隻一人,隋初為二人,隋煬帝改為勾檢官,增至6人,掌管獄事。唐代又改為大理丞,宋初沿置,後漸以他官兼任。

參知政事 古代官職,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框密副使合稱“宰執”。唐代時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仆射之外他官任宰相職,給以“參知政事”等名義。元朝時曾廢參知政事之名,後又恢複。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古代官職,簡稱同平章事。同平章事初用於唐太宗時。自682年始,實際擔任宰相者,或加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義。中書、門下兩省本為政務中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與中書、門下協商處理政務的意思。宋代初年,宰相的官銜沿用唐製,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為同平章事。

史論 關於客觀曆史如史事、人物、曆史現象等的評論,史與論,往往是不分的,有什麼樣的史觀,就會有什麼樣的史論。史論的依據是史實,但是因為史觀不同,對同一件史實,不同的人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閱讀鏈接]

範仲淹曾在長白山醴泉寺寄宿讀書,那時,範仲淹生活極其艱苦,每天隻煮一鍋稠粥,涼了以後劃成4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半盂醋汁,吃完繼續讀書。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刻苦努力讀書。

1011年,範仲淹到睢陽應天府書院求學。範仲淹珍惜書院的學習環境,晝夜不息地攻讀。

曾有一次,宋真宗皇帝路過南京,大家都爭相前去瞻仰皇帝的真容,範仲淹卻閉門不出,像每天一樣讀書。

他的一位同窗怪他怎肯錯過觀望皇上的良機,他卻回答:“日後再見,也未必晚。”

範仲淹的一個同學、南京留守之子看他終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給他。他竟一口不嚐,聽任佳肴發黴。直到那個南京留守之子怪罪起來,他才長揖致謝說:“我已過慣了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後怕吃不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