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清代小說1
繼明代過後,古代小說在清代又迎來了一個創作和傳播的高峰時代。清代是我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代小說、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相對於以前曆朝曆代,清代小說反映了更為廣闊的生活麵,樣式豐富多彩,總體來看,可以用“千帆競秀”來形容概括。
清代順治、康熙年間,一批才子佳人小說和家將小說問世,《紅樓夢》是集大成者。清代雍正、乾隆時期,以《儒林外史》為代表的古代諷刺小說問世。文言小說的巔峰之作《聊齋誌異》也在此期間麵世。
此外,還有眾多優秀的曆史演義和傳奇類小說。嘉慶以後,雖然小說的發展勢頭沒有之前迅猛,但依然出現了不少優秀之作,如《鏡花緣》、《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四大譴責小說”等。
才子佳人小說產生與發展
明末清初,文壇上湧現出一批才子佳人小說,才子佳人小說是世情小說的一個分支和流派。從題材上說,這類小說是寫才子佳人的戀愛故事,其情節構成,大多是郊遊偶遇,題詩傳情,經人撮合,私訂終身。
才子佳人小說的結局往往是因命運乖違,或因小人撥弄,或出政事牽連,於是佳人逼嫁,才子遭難,但雖經波折,雙方卻堅貞如一。後來或由於才子金榜題名,或由於聖君賢吏主持正義,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
從形式上說,這類小說也有其共同點,一是相當一部分作品書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如《玉嬌梨》、《平山冷燕》、《金雲翹傳》、《春柳鶯》、《雪月梅》等。二是一般在16回至20回之間,均10萬字左右,相當於現代一部中篇小說的篇幅。
才子佳人小說產生的原因頗為複雜,概括來說,主要是三方麵因素作用的結果。
第一,與作家的生活遭遇和創作心態有密切關係。生活於明末清初的文人,有的可以飛黃騰達,有的則時命不好,功名無望,心灰意冷,於是借小說寄托感慨,求得精神安慰。
清代小說家天花藏主人在《平山冷燕序》中表明了自己的創作意識。他說自己“奈何青雲未附,彩筆並白頭低垂”,故不得已而寫小說。煙水散人在《女才子書》“崔淑引”中敘說無限感慨:“世之熙熙攘攘,勞形畢露於功名富貴之間者,何一非夢?”
第二,明末文化思潮的影響。才子佳人小說作家多為下層文人,他們受明末“真情”觀、和“情教”說的影響,其婚姻愛情觀中有某些尊重個性、要求自由的進步成分。這種思想和審美情感,迎合了廣大市民的感情需求,因此,才子佳人小說得以產生並有機會崛起。
第三,《金瓶梅》的巨大影響。作為文人的獨立創作,《金瓶梅》以現實生活中的市井人情為題材,對才子佳人小說具有強大的啟示作用。
才子佳人小說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明末至清初順治、康熙年間,以順治、康熙年間為高峰。第二階段是清雍正、乾隆年間。這時的才子佳人小說較之前一階段,有較大變化。主要是反映生活麵有所拓寬,世情方麵的描寫有所增加,出現了與神魔、俠義、講史合流的趨勢。
乾隆以後是才子佳人小說的末流,一方麵發展為狹邪小說,把佳人變為妓女、優伶,從花園閨閣移向妓院戲館;青年正當的戀愛變為婚外戀或同性戀。另一方麵就是與俠義小說相結合,發展為兒女英雄小說。
第一階段才子佳人小說的代表作有《玉嬌梨》、《平山冷燕》、《好逑傳》、《金雲翹傳》和《定情人》。
《玉嬌梨》又名《雙美奇緣》,20回,為清初最早問世的才子佳人小說,題“荑荻散人編次”,成書於明末。主要內容是寫金陵太常卿白太玄之女紅玉的愛情故事。
《平山冷燕》20回,成書於順治初年。小說敘述大學士山顯仁女兒山黛和揚州才女冷絳雪的曲折愛情故事。
《玉嬌梨》和《平山冷燕》成為才子佳人小說的範本,以後各才子佳人小說多仿此而作,隻不過是稍加變化而已。
第二階段創作的才子佳人小說,即雍正、乾隆以及以後的作品,主要有《蝴蝶媒》、《五鳳吟》、《幻中遊》、《女開科傳》、《二度梅全傳》、《英雲夢》、《白圭誌》等,代表作為《雪月梅傳》、《駐春園小史》、《鐵花仙史》。
才子佳人小說從單篇作品看大多成就不高,但作為一個文學流派,從總體上來說,是世情小說的一個分支,在古代小說史上占據著重要位置。
才子佳人小說所表現的理想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它歌頌女子的才能,作品女主人公都是美貌而多才的,如《平山冷燕》中的山黛、冷絳雪的詩才壓過群臣;《好逑傳》中水冰心的膽識才能超過了男子。
《平山冷燕》中燕白頷感歎地對平如衡說:
天地既以山川秀氣盡付美人,卻又生我輩男子何用……如此閨秀,自是山川靈氣所鍾。
才子佳人小說提出了色、才、情三者一致的愛情觀。《玉嬌梨》中蘇友白說:
有才無色,算不得佳人;有色無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色,而與我蘇友白無一段脈脈相關之情,亦算不得我蘇友白的佳人。
這種愛情觀與市民階層的價值觀、道德觀相一致,具有近代色彩,這表明了才子佳人類小說的進步性。
[旁注]
才子佳人 泛指有才貌的青年男女。“才子佳人”作為固定詞組,首次出現在唐柳祥的《瀟湘錄呼延翼》中。作品寫呼延翼妻對丈夫說:“妾既與君匹偶,諸鄰皆謂之才子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