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先種田還是先爭霸?(2 / 2)

列為臣工,你們有什麼想法?”

沉鳴半刻,張幺抱拳道:“陛下,為今之計,萬不可坐以待斃,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周邊將領們皆附和道:“對,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然而庫曼卻提出異議道:“可我們的兵力……而且要對付霍喬布王國可不隻是單單對付他一個,近些年來,伊特祖納的緋紅女王凱莉·班尼爾和阿裏·馬爾斯已經達成戰時互助同盟,成為聯盟北方高地的第一條防線。”

徐懷穀驚訝道:“哦?竟有此事?伊特祖納又是怎樣的一個城邦?”

“伊特祖納是聯盟中有名的商貿強國,擁有肯培徹、斯巴布萊雅兩個大型漁港,貝殼產量和海鮮產量頗高。伊特祖納也是北方商人深入瑪雅城邦聯盟中心——瑪雅潘的必經之路,對外交易也是頗為頻繁……”

前麵提到了兩種貨幣,可可豆和貝殼。可可豆是全瑪雅通用的貨幣,那麼貝殼就相當於外彙,而作為轄內擁有兩大臨海漁港的伊特祖納,外彙充足,與北方商人的貿易也較為頻繁,經濟實力在瑪雅諸國中可謂是數一數二。

窮兵黷武的霍喬布王國需要注入經濟的強心劑,這台戰爭機器才能不至於停止運轉。而伊特祖納王國商貿發達,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為了打消霍喬布王國侵略的念頭,同時也為了能得到一支強大軍事力量的保護,雙方便結成了這麼一種互補的同盟。

伊特祖納並非沒有武裝力量,隻是較為弱小而已,他們城邦的人更多的是以從商為主,就連緋紅女王凱莉·班尼爾也是伊特祖納幕後的商團暗中支持下才加冕為王的。

而且兩國相隔不遠,一方出現危險的時候,另一方的軍隊也能隨時救援。

徐老三上前分析道:“依照庫曼大祭司所提供的信息,微臣認為,僅憑我國兵力,不足以同時對抗兩個強國,而且主動出擊,數日奔襲,此處無馬無車,等到了他們城外,我們就會像昨日他們所派的部隊一樣疲於應對,這樣的哀兵,必敗啊。望陛下三思。”

……

隨著眾人對於局勢的深入分析,大殿之上,最終分成了主戰和主防兩派,主戰派以張幺為首,強調主動出擊,長驅直入,依靠強大的軍備實力,以最快的速度,壓得那些尚處於石器時期的各國軍隊無力招架。

主防派以徐老三和庫曼為主,列舉出了過於急促的出兵,可能會造成的經濟負擔,和軍備生產速度緩慢,是否能支撐後續龐大的軍備需求等問題。並分析了以瑪雅潘為主的各個勢力的分布情況,得出的結論是:若此時帕蘭隺急促出兵,即使打敗伊特祖納和霍喬布,不遠處的瑪雅潘及其附庸烏斯馬爾,也將會迅速出兵,而經曆過兩場戰鬥之後的我軍,守地擴大,後勤供給線拉長,即使軍備水平較高,但也將難以應對瑪雅潘的聯盟軍隊人數龐大的猛烈進攻。

徐懷穀聽了兩派的討論,自己心中也總結出兩條鬥爭路線。一條就是以戰養戰,在征戰中逐步擴大自己的實力,另一條就是厚積薄發,“種田”型發展,類似劉朱元璋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