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賦子——青海平弦戲
青海平弦戲是新中國成立後誕生的地方劇種,是在坐唱曲藝平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平弦原名“西寧曲子”、“西寧賦子”,由京津傳入青海的民歌俗曲演變而成。
青海平弦藝術家對傳統曲目進行收集整理,組織平弦曲藝演唱組,平弦音樂和演唱藝術也獲得發展和提高,已成為雅俗共賞的地方曲種,給我國戲劇舞台增添了一朵初綻的鮮花,結束了青海無地方劇種的曆史。
民歌演變成青海平弦戲
平弦戲是青海的地方劇種,創建於1961年。由曲牌聯套體結構的坐唱曲藝發展形成。平弦戲在藝術實踐中,從第三人稱的敘述變為角色的自我抒發,以平弦曲藝音樂中的雜腔為主形成平弦聲腔。
它繼承和發揚了平弦曲藝音樂的長處,同時吸收了青海越弦、賢孝等曲藝音樂和民間小調中的曲調成分,增加了打擊樂器,在音樂結構上形成了曲牌聯套和板式變化相結合的模式。
關於曲藝青海平弦的起源,說是在1522年至1572年間,從我國的北方地區傳入。據當地老藝人介紹,最早的青海平弦藝人叫做“梁壽娃”,外號“梁佛爺”,約生於1850年前後。後來又有李漢卿、陳厚齋,在教授徒弟和傳唱方麵均頗有影響。
據此推算,最遲到在1862年至1874年間,這一曲種已經開始流行。其曲目大多取自《東周列國誌》、《白蛇傳》、《三國演義》、《水滸傳》、《西廂記》等古典小說和戲曲中選取出來。
從平弦聯套結構和它的詞、曲構成形式情況來看,可以看出它的來源是出自於多種渠道的。平弦曲調的名稱則多見於1795年刊印的,記錄清代中葉以前的俗曲總集《霓裳續譜》和1828年刊印華廣生所編的記錄清代中葉的俗曲總集《白雪遺音》。其曲調旋律,多數與北京、天津的俗曲相同,部分則與江、浙俗曲相近。
在內地的地方曲藝中,對青海平弦影響較大的曲種,當數甘肅的蘭州鼓子和北京的八角鼓。蘭州鼓子的音樂唱腔也屬於曲牌聯套體結構,其中就有像賦子腔、羅江怨、銀紐絲、太平年等調子,它們和青海平弦中的同名曲調很相似,甚至連它們的聯套結構也相當一致。
蘭州鼓子一般由引子、套曲、尾聲三部分組成,其中引子就是鼓子頭;尾聲就是鼓子尾。青海平弦構成也是由引子、套曲、尾聲三部分組成,它的伴奏樂器都以三弦為主,其他的樂器也均相同,而且都以筷子敲擊月兒,就是3厘米多的瓷碟來掌握節奏,注重音樂的唱腔。
隴上人一般又稱蘭州的鼓子和西寧的賦子均為“曲壇佳音”,這不僅是讚美詞曲的優美典雅,而且也說明了它們內在的密切的承接關聯。
陝西省的平弦曲子和其他相關的曲藝對青海平弦也有很大的影響。從陝西省鳳翔縣於1963年編印的《鳳翔民歌--平弦曲子》一書中可以看出,鳳翔的平弦戲曲雖然沒有形成曲藝形式,但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曲調、唱詞以及音樂曲牌和青海平弦來做對照,就可以發現有的是屬於同名異曲,有的則是同曲異名。
如“尖尖花”青海平弦稱“剪靛花”;“八板曲”同於青海平弦的“八譜兒”;“五更鳥”、“虞美人”曲同於青海平弦的“楊點花”、“大開門”、“大開梅”等,還有相當一部分青海的民間小調十分相近。
從曆史上人口的變遷來看,根據青海省民和縣下川口的《馮氏家譜》所記載:“大明洪武年間從陝西鳳翔、寶雞縣遷湟。”
由此來看,從明代一直延續至清代,隨著全國各地移民的遷徙流入和軍隊的進入,以及山西、陝西等地的商人來青海經商落戶等,也帶來了不少外地的民歌、曲藝、戲曲在青海省河湟地區安家,和當地的民間藝術相互交融、衍變、發展。
如青海平弦的“大蓮花”、“太平調”等曲,同陝西、青海眉戶中的同名調在旋律和結構上基本相同,“十裏墩”、“牙牙兒月”同青海眉戶中的“東調”、“崗調”相同,青海眉戶也是來自於陝西眉戶。
而平弦的“楊點花”、“倒扳槳”、“茉莉花”、“水仙花”等曲調在旋律、調式和名稱上又和南方的有些民歌相似的相近,有的連唱詞內容都完全一樣,這可能與傳說中的南京綻紫巷的居民全部發配青海西寧有關。
總之,青海平弦曲藝的音樂唱腔有南腔,也有北調,有青海的特色,也有甘肅、陝西的韻味,成分比較複雜。
青海平弦早期的實驗劇目有《秋江》、《英台抗婚》等,改編創作和移植演出的現代戲有《秋江》、《血海怒潮》、《山村風雷》、《向陽川》等20多部。代表劇目有《狸貓換太子》、《尕旦和尚》、《中秋月》等。
[旁注]
《霓裳續譜》 是清代中葉以前的俗曲總集。清代王廷紹點訂,1795年刊刻。選錄的曲詞,題材極為廣泛。對於研究清代中葉以前南方曲調傳入北京的情況,優童演唱時調小曲和岔曲的情況,以及清代的民俗等方麵,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蘭州鼓子 又名“蘭州曲子”、“蘭州鼓子詞”,是流行於蘭州地區的一種民間曲藝形式,我國曲藝的古老曲種之一。在蘭州地區曾經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文化娛樂形式,所以能彈會唱者甚多。每當唱到高潮之時,他們便一人演唱而眾人幫腔,顯得氣氛十分熱鬧。
《馮氏家譜》 是馮國璋的家譜。該譜為手抄本,由馮氏後人保存至今,長31厘米,寬23厘米,共計159頁,保存完整。1917年,由馮國璋出資再次重修,其堂叔馮甘棠負責具體修訂。這部家譜對了解河間馮氏家族的來源頗有幫助。
[閱讀鏈接]
記錄平弦曲調的《白雪遺音》是一部清代中葉的俗曲總集,由清代華廣生編纂。1804年編訂,1828年刊刻。這部書的曲詞,據序文說,是經過多方搜羅,友人函遞,輯錄而成。采錄的地域以山東為中心,遍及南北各地。
全書選錄了10種曲調,包括單曲體、聯曲體及南詞選段的曲詞共733首。曲詞的內容、題材極為廣泛,其中有大量的民間情歌,也有詠唱故事人物、寫景抒情、筆墨遊戲之作。
南詞部分,除收開篇唱詞107段外,還有選自《占花魁》的《醉歸》、《獨占》兩回。選自《玉蜻蜓》的《戲芳》、《遊庵》、《顯魂》、《問卜》、《追訴》、《訪庵》、《露像》、《詰真》、《認母》九回。這些材料,對研究清代曲藝史有參考價值。
平弦戲在改革中的成長
從1951年起,有關部門先後組織力量收集整理其音樂曲調,並有專著出版。1954年,青海省民族歌舞劇團試用其曲調排演了《秋江》、《樓台會》等小戲。1958年上半年,青海省湟中縣秦劇團,也試著將平弦搬上了舞台,由秦腔演員排練了大型傳統戲《趙氏孤兒》,在湟中、西寧、蘭州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