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苑拾英——地方戲劇2(1 / 3)

戲苑拾英——地方戲劇2

由人偶戲發展而成的臨劇

臨劇是在人偶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但臨劇由人表演,與人偶同演的表演形式已有所不同,原有的人偶戲傳統唱腔已適應不了臨劇發展的要求, 臨劇是用臨高方言演唱的民間小戲。

它是在人偶戲的基礎上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臨劇流布於臨高縣和澄邁、儋州、海口市郊等臨語地區。

臨劇流布於臨高縣和澄邁、儋州、海口市郊等臨語地區。臨劇是在臨高木偶戲基礎上創新的變種之一。

臨高人偶戲用臨高方言屬泰語係演唱,流布於海南省臨高縣和澄邁、儋州部分地區以及瓊山的博片、遵譚、十字路,海口市郊區的長流、榮山、秀英等臨語地區。

據《中國藝術》記載,我國木偶戲正式形成由人直接操縱,木偶裝扮具體人物。當眾表演簡單故事是在南北朝,特別是北齊時代。

相傳,南宋時期,木偶戲從大陸傳入瓊島後,很快在海南繁衍發展。在臨高縣,民間的驅魔逐妖、去病除災、祀神還願等活動,多請木偶參與。這種開始純為祭神的活動在後來曆代的發展中逐漸成為人們借以娛樂的方式。

清康熙修《臨高縣誌》載:

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醫藥。每於節例,端木塑於肩膀,男女巫唱答為戲,觀者其眾,曰驅魔妖,習以為常。

早期的偶像,多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頭,故又稱“佛子戲”。其後,偶像逐漸增大並人形化。如民間老藝人陳和成幾代相傳的20多個木偶像,其中三個腦後刻有“康熙”字樣。

因其藝術特點為演出時不設布幛,人與偶同台表演,即表演者手撐木偶,化裝登台,唱念做打,均與所持木偶同演一個角色,其表演形式,或操作木偶做戲,木偶為上半身,演員配以身段步法,或以演員的表情補充、豐富偶像表情之不足,所以,民間稱此木偶戲為“人偶戲”。

同是用臨高方言來演唱的臨劇,是在臨高人偶劇基礎上,新創作出來的一個富有地方特色的劇種。

早在元明時期,臨高就有“端木塑於肩膀,男女巫唱答為戲”之習俗。此習俗發展成人偶戲後,在臨高的新盈、南寶等地,有人將臨高方言套入瓊劇板腔以及粵劇“梆黃聲腔”進行演唱。

如由當地群眾自發組織起來的平等劇團、西海劇團等,試圖在舞台上創出有別於人偶戲的,即放下木偶,單純由演員唱演的戲劇。

在建立人民武裝的革命老區內,戰士們則用人偶的唱腔,完全放下偶像表演,也頗受群眾的歡迎。

臨劇唱腔,主要是民歌土調,分“啊囉哈”、“朗歎”為主的基礎唱腔和“快板”、“哩哩妹腔”、“七字板”、“醜腳板”、“小放牛”、“噯嗬哩”、“平板”、“月光光”、“白芙蓉腔”、“哭板”等以民歌、民間音樂經整理創作而成的唱腔。

此外,臨劇還吸收了瓊劇的“程途”、“歎板”、“苦板”、“江浪腔”、“教子腔”等板腔。過場音樂或道白伴奏音樂除搬用本地八音舞曲、民歌小放牛、鞭馬哩等外,還大量吸收瓊劇“拜堂”、“過場”、“升堂”、“迎親”、“盅盤舞曲”、“過江”等嗩呐曲牌和民間音樂,以及從潮州流傳過來的一些名曲。

臨劇的樂隊有10至12人,樂器有嗩呐、板胡、揚琴、琵琶、月琴、大胡、二胡以及西洋樂器大提琴、單簧管等。

臨劇表演,學習借鑒了廣西壯劇、桂劇和瓊劇的表演特點,既講究戲曲表演的程式性和虛擬性,也注意從生活中吸取新的養分,表演貼近生活,富有濃鬱的鄉土氣息。 臨劇是20世紀從臨高木偶劇中演化而來的一個地方新劇種,語言、唱腔等與瓊劇都不一樣。

臨劇糅合了臨高地方文藝形式的多個特點,如在調式板腔上,融入了山歌小放牛的歡快、漁歌哩哩美的委婉,還有木偶劇啊羅哈的豪放等。由於其創新性,臨劇較木偶劇更得年輕人的喜歡。

臨劇用臨高方言進行對白、演唱,演出的角色與行當與瓊劇基本一樣。臨劇板腔共有23個,常用的有黃梅天、平板、花芽腔、七字板、啊囉哈轉內、朗歎、鳳凰腔、爭辯腔,邊風、小放牛、醜角板、程途、哩哩美、反線、酒板、怒板、白芙蓉、陳述腔、噯嗬哩等18個板腔。

臨劇的板腔主要吸收臨高人偶戲的唱腔,並根據臨高山歌、漁歌的音樂元素進行創作,以及借鑒瓊劇唱腔的音樂元素。

在發展過程中,臨高人偶戲板腔已全部被臨劇使用,還借鑒吸收瓊劇板腔。一些臨劇團為了滿足海邊漁村群眾的觀賞需要,50%的唱腔采用瓊劇唱腔。

臨劇是《中國戲劇誌》中記載廣東省三個劇種瓊劇、臨劇、人偶戲的其中一劇種,與臨高人偶戲共同生存在臨高縣及周邊市縣臨高方言區內,深受群眾歡迎。

新中國成立後,因新盈、美良、美夏等沿海地區的群眾喜歡觀看由人扮演的戲劇,為滿足群眾的要求和適應形勢的需要,於1961年成立了臨高縣臨劇團,在臨高人偶戲的基礎上創辦一個放下偶、單純用人表演的新劇種。

同時委派陳三逢、王宗祥、陳貴華、黃育平等12名藝術骨幹前往廣西百色地區壯劇團學習取經。回來後,移植排演《寶葫蘆》一劇首獲成功。

隨後該團陸續上演了古裝戲《謝瑤環》、《孟麗君》、《張四姐下凡》、《張文秀》、《梁山伯與祝英台》,現代戲《李雙雙》、《迎風山》、《三月三》、《南海長城》、《阮八姐》、《社長的女兒》、《紅燈記》、《沙家浜》等30多台劇目。

唱腔主要是民歌土調,以“阿羅哈”、“朗漢”板腔為基礎唱腔,行當、臉譜、表演程式等借鑒瓊劇和廣西壯劇、桂劇,並從生活中吸取養分,使之貼近生活,富有濃鬱的鄉土特色。

1962年,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田漢來瓊,在臨高觀看《十八相送》、《張四姐下凡》後,興致勃勃揮毫題詩:

椰子林邊幾曲歌,文瀾江水嫋新波,

此間亦有劉三妹,唱得臨高生產多。

後來美良鎮的龍田大隊,新盈鎮以及紅華農場也組織業餘臨劇團活動。演出的劇目有《啞女告狀》、《姐妹皇後》、《巧配鴛鴦》、《姻緣巧會》、《鴛鴦劍》、《徐秀英四告》、《桃杏梅》等。

[旁注]

人偶戲 人偶戲是海南省臨高縣的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人偶戲的演出以人偶同台為特色,以藝人的聲色來補充手中木偶的聲色不足。它的演唱以臨高話作為自己的語言媒介。演出時人要唱念做打,還要操縱木偶和自己的表演協調。

儋州 位於海南島西北部,瀕臨北部灣。西漢時在此設立儋耳郡。儋州市是海南省土地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也是海南西部的經濟、交通、通信和文化中心。

木偶 古代叫“傀儡“、”魁儡子“、”窟儡子“。用它來表演的戲劇叫”木偶戲“。木偶戲的“演員”是雙重的,真正當眾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繪成的戲劇角色,又是為人操縱的戲具。

小放牛 我國民間器樂曲。原為昆曲中的《吹腔》曲牌,是笛子獨奏家陸春齡等演奏的南方曲笛代表性曲目。音樂富於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濃鬱的田園風格,表現天真活潑的村姑與牧童相互詰問、對答的明快情緒。

八音 本來是古籍中一種稱謂,最早見於《周禮春官大師》,後來逐漸為各種民俗與宗教吸收,有了佛教八音、樂昌八音、樂器八音、鎮隆八音等,是我國悠久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律史的重要符號。

百色 地處廣西西部,西部與雲南相接,北部與貴州毗鄰,東與首府南寧緊連,南與越南接壤,邊境線長,是滇、黔、桂三省中心城市。是我國大西南通往太平洋地區出海通道的“黃金走廊“,是一片灑滿先烈鮮血的熱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孟麗君 是清代杭州才女陳端生長篇彈詞《再生緣》筆下的女主人的名字。元代才女孟麗君為救被權奸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華一家,女扮男裝離家出走,後中試,官居丞相。元成帝識破麗君喬裝,欲納為妃,麗君不從,後在太後幫助下,麗君得以救忠除奸,與皇甫少華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