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歆把八百軍士分成兩個梯隊,先讓一個梯隊上山奪寨,奪得匪寨之後發三支響箭給山下傳信,再讓第二梯隊迅速上山增援。
第一梯隊有四百名“移民軍”戰士,他們都聽從劉歆的命令,紛紛脫掉了軍靴,光著腳,悄無聲息地一步步朝山上的匪寨摸過去。
筆架峰最高處有五百多丈,匪寨築在約莫三百五十丈高處,在月輝的照映下,隱隱約約地看見匪寨像一個巨大的鳥巢掛在半山腰上。
在夜晚,人的視覺會無形中把距離縮短,因此看上去這鳥巢離地麵並不太高,現在,這四百“移民軍”戰士就要上去把這鳥巢給端下來。
劉歆一雙眸瞳發著精明的亮光,他死緊地盯著往山上爬去的軍士們,他畢竟在忘川時當過巨人營團的騎射營副營總,天生有著一種軍人的沉著。
他命令第二梯隊的戰士離山腳一段距離,防備山上有滾木擂石下來,讓他們都準備好弓箭,萬一第一梯隊遭遇不測,他們可以隨時給予援救。
差不多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無形的滴漏器,時間在滴漏器裏一點點流失,隨著時間的流失人們的心也在一點點地揪緊。
就在山下人都不眨眼地盯著山上的時候,那鳥巢裏有了星星點點的火光,緊接著是一陣戰鼓齊擂和嘶喊聲,頃刻間,無數的滾木擂石向山下飛來。
“偷襲匪寨沒有成功,快擂戰鼓,吹軍號,準備接應第一梯隊戰士們撤下山!”劉歆下著命令。
徐東對劉歆很是佩服,即使在這種緊急的情形下依然沉著,絲毫不顯出慌亂,這種臨危不亂的指揮風格,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軍隊的士氣。
聽到擂戰鼓,吹軍號,山上的匪徒們就弄不清山下有多少軍士,沒有底氣的土匪頭目就不敢下命令追擊,充其量在山上下滾木擂石。
過了一會,從山上下來的滾木擂石突然停止了,這給了劉歆一個信號,就是一定有土匪在追擊撤退的“移民軍”戰士。
估計戰士們已經撤退到半路了,劉歆再命令弓箭手往山上射箭,因為箭隻能射到一百五十丈高,但可以阻擊從山上下來的追兵。
不一會,第一梯隊的軍士撤到了山下,劉歆又派一些強壯的軍士上去把傷者背下來,最後他一點數,還是被滾木擂石砸死了一百多個軍士。
劉歆滿心自責,說自己隻求夜襲的效果,輕看了對方滾木擂石的厲害,致使現在匪寨沒偷襲著,反而損失了這麼多軍士。
徐東道,“你就別嚴苛自己了,領軍打仗哪裏沒有失誤的?要說責任在於我,因為我上山偵查過,知道匪徒們準備了很多滾木擂石,應當力勸你放棄偷營。”
聽徐東這麼勸說,劉歆才放下了些包袱,他知道,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就別再糾結,用心把下一步棋走好才是重中之重。
他向徐東請示,把部隊帶到一百裏處的一塊開闊地下寨,以防土匪下山反偷營,徐東點點頭同意了。
在徐東和劉歆的帶領下,“移民軍”連夜退後一百裏,天亮後來到了一片草原上,這裏視野開闊,若有敵人來偷營老遠就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