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初露陽謀(1 / 2)

從年齡上來分析,徐東今年三十一歲半,從現在開始練辟穀功並不算晚。

在修行界,有人從十幾二十歲就開始辟穀,也有人到五,六十才辟穀,也有人終生不辟穀,那要依各人的體質和修為而論,沒有什麼一定的標準。

從修行境界來看,他已經練到了元嬰境中期,正待突破元嬰境第六重的瓶頸,此時才開始辟穀的確有點晚了。

有許多人還在凡胎境時就已辟穀了,大部分修行者選擇在築基境辟穀,而徐東直到元嬰境才開始辟穀的原因,主要是與他的雷雲靈根有關。

作為一個雷雲靈根練者,他的修行軌跡是異於常人的,如果各方麵的資源充足,他的修煉速度要快於普通靈根練者十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比如說,一個普通靈根的練者要練到元嬰境中期,最起碼也是要練一百五十年以上,至於那些雜靈根和沒有靈根的練者,就更難以想象需要多長時間了。

一個修行者之所以要辟穀,在一些修真典籍中被過度渲染,其實最主要還是因為有利於修煉,一個練者為突破瓶頸需要長時間的閉關,辟穀後顯然要方便得多。

因為雷雲靈根練者幾乎是無瓶頸修行,連續閉關幾天不吃不喝的情形很少出現,所以,在這些有特殊根骨的練者前期修煉中,辟穀就無疑顯得不是那麼重要。

按照《蓮花洞仙事錄》的修練體係,修行共分為凡胎、築基、結丹、元嬰、分神、出竅、合體、大成、渡劫九層境界,每層境界又分為九重。

這九層境界按階段劃分為上、中、下三個階段,下階段是凡胎、築基、結丹、元嬰、分神五步梯級;中階段有出竅、合體、大成三步梯級;上階段隻有渡劫一步梯級。

修行就是這樣,越是修煉到高層梯級就越難以修煉,這一點對於有特殊根骨的練者也不例外,隻是這些天生貴胄比普通靈根練者要晚一些。

現在,聖嬰既然提出要徐東練辟穀功,實際上就等於給了他一個信號,在他即將到來的修煉生涯中,一定少不了需要長時間閉關修煉的時候。

徐東在進入地下暗室練辟穀功之前,須得做一些必要的準備,比如在皇家國庫裏領取各種丹丸,以及一些其他的必備修行物質,完了他還要朝會一次文武大臣。

他帶著鍋鍋、鏟鏟來到國庫找郭僉,郭僉正忙著給兵部撥一批軍用物質,什麼帳篷、兵器、錢糧什麼的,忙得不亦樂乎,但是他腦袋再大也不敢怠慢皇上。

“皇上,你親自來了?喲嗬,還有鍋鍋、鏟鏟兩位公公,老臣先在這裏給皇上請安咯!”

郭僉帶著他的下級要給徐東行磕拜,被徐東一擺手製止了,“郭愛卿,這些禮節就免了,你快給朕打開那間儲存丹藥的倉廩,朕要看看有沒有需要的東西。”

“皇上,你也知道,一些較為貴重的成品丹丸都在地下寶庫裏,這大倉裏哪有什麼好東西?我不如直接把皇上帶到地下寶庫裏去找。”

徐東注意到郭僉說話時眼光有點閃爍,好似在刻意掩飾著什麼,徐東覺得奇怪,郭僉作為一個皇宮總務處的管事,他在掩飾著什麼呢?

“郭愛卿,你不是不知道,一個修士在選用修行物質的時候,並不是全部要用那些上好的,有時候也會選用一些低階靈藥和丹丸。”

郭僉忙說,“知道知道,我是對以前幾任皇上的習慣太熟悉了,他們是從來不在倉廩裏領這些低階丹藥的。”

徐東道,“朕也並不是說就一定要用那些低階靈藥,隻是在國庫裏找找,看有沒有幾樣朕看得入眼的東西,如若沒有也就罷了。”

既然徐東說到這個份兒上,郭僉就不好再說什麼了,哪有做臣子的連主子的話都不聽呢?他隻得領著徐東朝國庫裏麵走來。

徐東跟著郭僉來到庫房最深處,看見一座倉廩門上寫著“六百三十七號,蠶豆”,他不由得一笑,用寫著“蠶豆”的倉廩存放丹丸,本身就有著一種冷幽默。

上次他進國庫領靈藥,就看見門上寫著“蠶繭”的倉廩裏,實際儲存的是靈藥,郭僉說,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防備管理國庫的人監守自盜。

實際上,哪座倉廩裏儲存了那樣物質,都是記在一本小冊子上,這本小冊子上麵按倉廩的編號,逐一登記了該倉廩裏麵儲存的物品。

如果不查看這本小冊子,即使是內部人也無法知道哪座倉廩裏放著哪樣物品,甚至不知道哪座倉廩空著哪座倉廩沒空著,所以不容易起盜心。

而這小冊子隻有主管國庫的官員才有,也就是說,隻有郭僉及另外一名總務處副總管手中才有,隻有他們二人才清楚國庫裏的倉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