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東問,“你師父也好,師爺爺也罷,他們為什麼要闖靈域?有什麼特別的誘惑在吸引著他們嗎?”
邢禹說,“我剛才說過,他們是想穿越靈域進入外大陸,對他們有吸引力的不是靈域,而是那個隻在傳聞中、沒有任何人見過的流星大陸,你要知道,在我們這個大陸上,一個修行者能修到分神境大圓滿,就再也難以往前升階晉級了,基本上等於到了止境,而傳聞在那個大陸上有一些特殊材料可以讓你進階,或許能修完中階段出竅、合體、大成三步梯級,所以才吸引這麼多人躍躍欲試,甚至不惜以生命做賭注。”
“哦!”徐東順著邢禹的思路往下想,突然他發現了邢禹的話中有什麼漏洞,“那……邢前輩,你剛才不是說,全部想穿越靈域進入外大陸的人都有去無回,連屍骨都撿不到一根回來嗎?既是這樣,就不能證明這些人是隕落了,隻能說他們是失蹤,指不定他們真越過靈域到了流星大陸,或許正在那邊修煉呢!”
他這一問可以說是鑽牛角尖了,本來,在修行界就沒有這麼多的假性推理,要是都這麼進行一番推理的話,那麼多隕落的修士都有可能被推理為得道飛升了,修行界不同於凡俗界,不是非得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有許多事情都是被直接認定的。
比如這麼多人闖靈域,人沒有回來,音信杳無,基本上就被認定為隕落了,既然這麼多高手都死在了靈域,就沒有人敢步他們的後塵了。
徐東本來沒有以為邢禹會回答他的提問,沒想到邢禹還真答了,“這事兒也不能說得那麼絕對,傳言就曾經有五個人闖過靈域而得以生還的,但他們也僅僅是剛走進靈域一碰到危險就回頭了。”
“這五個人……都是誰?”
邢禹道,“我也是聽聞來的,至於屬不屬實無從考證,你知不知道在殤武大陸有五名合體境後期修士,傳言這五個人邀約在一起去闖靈域,他們是闖靈域而得以生還的個例。”
五個合體境後期修士?徐東在腦子裏一打轉,就想起在芒蕩山遇見的丹武真人,聽聖嬰說他就是五個合體境後期修士之一。
徐東來造訪邢禹,隻不過是向他了解一下流星大陸的事,現在要了解的已經了解了,估計再也問不出多少有用的東西,他起身向邢禹告辭。
邢禹說,“你不是來看小虎的嗎?他一個人到山上單練去了,這孩子修煉就是刻苦,不和別的娃子一樣貪玩。”
徐東道,“那就讓您費心指教了,我剛回到島上,連朝堂上的文案都還沒有收拾一下,我就先回朝堂去了,改天再來看小虎。”
他走回朝堂,兩個護衛已把他和小三七的住屋收拾好,連旁邊的他專門用來閉關修煉的練功房也收拾一新,他先沒有去管小三七,而是悄悄地進了練功房,今天不知怎麼了,他的心情一直都很亂,想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一陣。
徐東回想剛才造訪邢禹的情形,實際上他訪問邢禹是有目的的,無非是要求證幾個他比較疑惑的問題,第一,流星大陸到底存不存在?第二,那幾乎進去就無人生還的靈域到底是怎麼樣的?第三,為什麼有人要闖靈域?通過訪問邢禹,他對這些問題都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看來,一個修行者練到了一定的境界以後,不得不把闖靈域這件事兒放進頭腦裏加以考慮,到外大陸去發掘修行資源為己所用,就好比給一件神器開光一樣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隻是這闖靈域實在是太冒險了。
《蓮花洞仙事錄》把內丹派的修行流程分為凡胎、築基、結丹、元嬰、分神、出竅、合體、大成、渡劫九層境界,按階段劃分為上、中、下三個階段,下階段是凡胎、築基、結丹、元嬰、分神五步梯級;中階段有出竅、合體、大成三步梯級;上階段隻有渡劫一步梯級。
徐東也明白,在殤武大陸上修行,即使你是一個了不得的修煉天才,以其大陸上的現有資源能修到分神境就實屬萬幸了,實際上修到分神境隻能算修完了下階段,連中階段的門檻都沒有進入,如果把整個修行按一百分計算,分神境大圓滿修士最多隻能算得了四十分。
怎樣得到後麵的六十分,大概是每一個分神境修士麵對的嚴峻考題,而修行偏偏是這樣,大部分簡單易解的題目你能做的就做了,留到後麵的都是難題,而這些難題你想解開一道都難,更不用說把它們全部解開了。
修行是一條坎坷不平的道路,就如同萬千學子趕考一樣,由於各自先天資質的不同,加上後天付出的努力有區別,還有一些運氣的成分在裏麵,有的人也許少年得誌,在十幾二十郎當歲就獲取了功名,有人也許到了六十歲才能中舉,而不同的是在修行界大都是六十歲中舉的人。
如果你是修行上百年才能築基的修士,你的耐心受到極大的考驗,銳氣早就在這一百年裏磨鈍了,此時你想的是能長壽一點是一點,往下修煉的勇氣都漸漸修沒了,如果你的先天資質、後天努力加上運氣不錯,在一百多年時間裏修完了整個下階段,你一定是躊躇滿誌銳氣不減,以為自己還有資本賭下一個局,所以想盡一切辦法往中階段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