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離開我們,幾乎是毫無先兆的。在這之前,她一直好好的,正常吃飯,正常睡覺,沒有病痛,沒有難受。大姨告訴我,前一天,她還到公園裏散步,還到她家裏、二姨家裏坐坐看看,還和我母親通過電話。活生生的,與平常一致,一點異樣都看不出來。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我大姨回到外婆家裏的時候,才發現外婆已經走了。一個人靜靜地躺在床上,應該是睡夢中走的。等我接到電話,滿懷驚愕、悲痛、慌張地從公司趕回家裏的時候,整個場麵卻出乎我意料的平靜和安詳。一群身著海青居士,正在圍繞著外婆,念佛號。整個現場有慌亂、沒有嚎哭、沒有哀戚,沒有竊竊私語,隻有佛友居士一聲接著一聲莊嚴的佛號聲,我的家人們在這群居士佛友的帶動下,也是麵色恭敬地,繞著外婆,攝心念著佛號。我看見躺在床上的外婆,臉色紅潤,栩栩如生,似乎比生前氣色都好,看不出是走了的樣子,反而像是安詳地睡著了。?我一時半會,還是無法相信外婆真已經永遠離開了。此時此刻,外婆小時候帶我的場景,排山倒海一樣地湧上我的心頭。外婆帶著我一起睡覺,給我講故事,給我扇扇子。停電的時候,外婆就借用燭光在蚊帳上做手影戲,逗我玩。我和表弟們在外婆的床上學著蛤蟆跳躍的樣子,周圍是外婆姨母們的歡聲笑語。還有,我每天早上都看著外婆把她那一頭烏黑的長發,梳成光亮整齊的發髻。這一切都栩栩如生,宛若眼前,我怎麼願意相信她已經離開我?我愣愣地看著,想著這樣子安詳睡著的外婆,竟然是真的永遠離開了我,眼睛忍不住布滿淚水,想要哭泣。這個時候,平時常來家裏和外婆一起聽經誦經的劉奶奶,走過來,拉我到外麵,和我說:“念仔,不要哭,?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哭,不要悲傷,要念佛號回向給你奶奶,那樣子才能幫助你奶奶往生。你奶奶生平最喜歡的就是你,最放不下的也是你,如果你哭了,你奶奶舍不得你,一個念頭生了,就走不了了,就不能出離六道,還要受輪回苦。這可就白白浪費了這一輩子的求生西方極樂淨土的機會了。你千萬聽我的話。你家裏人,我們都勸住了,很好,都聽得懂。你好孩子,要聽奶奶的話。”我似懂非懂,但這一刻家裏的氣氛,還有劉奶奶的語重心長,我即便不懂,我也願意聽她的話。我忍住悲傷,默默的跟著念佛號,我想,那是我用外婆喜歡的方式來紀念她,她應該能收到,會很開心。這批佛友居士,帶領我的家人,三班排,日夜不停地為我的外婆念佛號。整整念了三天三夜。我的外婆最後麵帶微笑,四肢柔軟,頭頂還是熱的。我和家人為外婆穿壽衣的時候,幾乎像是在給一個活人穿衣服。這景象既讓我感動,又讓我驚詫。看到外婆最後是這樣子殊勝和莊嚴,我雖然還沒有徹底明白她平時念念不斷念著的佛號,到底有什麼真實的科學益處,但我願意接受了,至少,我想去進一步了解,它到底是什麼,怎麼會有這麼神奇的、不可思議的力量,讓我的外婆在死後三天,還能紅潤柔軟,麵帶微笑,根本沒有任何死亡的恐怖。隻可惜,此時此刻的外婆不能開口和我言語了。但我生平第一次經曆了一場莊嚴的、沒有哭泣的、甚至帶著喜悅的生死離別。那是從小把我帶大的外婆。第五天晚上,我睡覺的時候,做了一個非常清晰的夢,清晰到仿佛是真實發生在眼前的一般。整個夢境帶著金色柔和的光亮,還聞到了從沒有聞過奇異的香氣。我的外婆非常年輕和漂亮,她梳著整齊的頭發,穿著青色的海青,坐在一朵紅色的蓮花上,笑吟吟地看著我,從空中遞了一張杏色的信箋給我?,然後隨著蓮花飄然而去。我抬手接住這張信箋,看到上麵寫著一首偈子:“愛欲耽迷沉淪悲,六道不出輪轉苦。看破放下生正念,一句彌陀離乾坤。”我夢中似懂非懂,但想著既然是外婆給我,必然是有深意的,就多讀了兩遍,把它背下來。醒來後,立即拿筆和紙把它記下來,隨身帶著。外婆遺體火化後,佛友中有人說,外婆骨灰中有細小的舍利,十分殊勝。加上臨終前的殊勝莊嚴,必然往生西方淨土無疑了。我忍不住和他們說,前幾日我做的夢。他們更加歡喜,說:“既然她如此吉祥地來托夢給你,那更加確定是往生西方世界了。”我問:“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其中有一位姓顧的爺爺,微微笑道:“念仔,你長這麼大,應該也看過一些離世的場景吧?”“嗯!”“醫院裏的、電影裏拍的,臨走前,都是慌張、恐怕的,哪裏能看得到像汪菩薩這樣子安詳殊勝的呢?”我一下子難以接受他們所描述的那個世界,但是,這眼前發生的事情,又的確如顧爺爺所說的,能有幾個人像我外婆一樣,走得這麼平靜安詳、死了三天還全身柔軟的?把我從小到大一手帶大、教導我做人道理的外婆,真的是強悍、神奇和偉大。連最後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給我開這麼大的腦洞。我無可避免地重新考慮靈魂、輪回、生命、死亡、宇宙、佛、菩薩之類的形而上。沒有錯,很長時間以來,這些名詞,對我而言,就是形而上的哲學、文學、神話和迷信。但外婆這次徹底地改變我以及我家人對這些事物的看法。它們可能不隻是形而上的,即便是形而上,我也願意去探個究竟。我的人生,從我外婆的離開這一刻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轉折。接下來的七七四十九天時間裏,我們按照顧爺爺的安排,在家裏給外婆誦讀佛經,家裏的大姨、二姨、我母親,一有時間就跟著佛友居士們一起誦讀。我沒有跟著讀誦,因為我還沒有弄懂。但我對此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有恭敬心,我覺得這些讀誦應該是與外婆能產生關係的,這種關係不是想象,而應該是真實的。我隻是需要一些科學方法來證明這個事實。這個念頭一旦在我心裏產生,我就沒有辦法停止下來。一天幾位居士為外婆誦經回向完回去後,我認真地去翻看了一下外婆平時放經書的小書櫃裏的經書。我在想,這些書裏麵,有沒有一些可以把我說服的論證。小書櫃放置在佛龕的傍邊,很幹淨,幾乎一塵不染的,我外婆生前每天都會擦拭。在這一塵不染的書櫃上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法華經》、《彌陀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無量壽經》、《金剛經》、《心經》等佛經,另外還有《了凡四訓》、《壽康寶鑒》、《欲海回狂》、《靈魂輪回的科學證明》這樣子的書。我想起外婆夢中給我的偈子裏頭的第一句話就是“愛欲耽迷沉淪悲”,她應該是在告誡我不要沉迷於情欲和肉欲的意思。於是,我取下《欲海回狂》這本書,我想從書名上來看,這本書應該是和我外婆這句偈子直接相關的。看了一下封麵,是藏青色底,金色字體,裝幀相當好,作者是清代懷西居士周安士。開篇扉頁上就有這麼一段提綱挈領的勸戒淫的文字:“少年誰不欲膺富厚,而淫者偏赤貧。少年誰不欲掇巍科,而淫者偏運蹇。少年誰不欲生貴子,而淫者偏無後。少年誰不欲享高壽,而淫者偏早夭。一日風流,終身困苦。有誌者,其不可以仰事俯育之身,暫迷情於花柳也。後生可畏,尚慎旃哉!”我一看到這文字,頭頂冒汗,背脊發涼。“一日風流,終身困苦。”果然如此,我現在和文鑫兒的關係,不就是地地道道的會讓人赤貧、運蹇、無後乃至早夭嗎?我之前隻是不太認同文鑫兒的婚戀觀,但我說不出她哪裏不對。她不要三角戀、不要婚外戀,聽上去的確是現代自由開放但又有道德底線的婚戀觀,符合所謂的人權標準。而我自己,在過於傷痛灰暗的心境下之下,在對婚戀變得有點“無所謂”,和她開始了這麼一種“隻求感覺”的戀愛關係。我覺得這是人性的常態,沒有對錯,更不會有這書中所說的這麼嚴重的後果。但現在,眼前這本清代的大居士寫的書,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指出,我所謂追求“感覺”,沒有傷害第三人的“戀愛”,是“一日風流,終身困苦。”我一身冷汗,開始一字一句地讀這本書。全書通篇講的就是淫欲之危害,以及如何克服淫欲的具體方法。書是用文言文寫的,換成平時,不說我不會有耐心來讀下去,甚至連翻看這些書的念頭都不會有。但此時此刻,我腦子裏麵除了這本書之外,什麼都沒有。如果,硬要說有的話,就是每每讀一段之後,想到自己之前種種所思、所念、所為,都是一陣一陣的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