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無病——千年苗醫1(1 / 3)

無毒無病——千年苗醫1

我國苗族醫藥的發展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在苗族民間有“千年苗醫,萬年苗藥”之說,漢族文獻所記的苗父,就是苗族傳說中的“藥王爺”。

在苗族醫藥發展史上,曾經存在一段較長的“巫醫合一”的時期,後世的苗族醫藥外治法還有很大一部分起源於巫術。苗醫認為,毒、虧、傷、積、菌、蟲是導致人體生病的六種因素,簡稱六因。而六因歸根結底都要用產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導致人體生病,所以苗醫素有“無毒不生病”之說。

苗醫源博大精深,自成體係,尤以其內病外治的療法聞名中外,成為民族醫藥的一枝奇葩。

藥王爺爺傳下萬年苗藥

在古老的苗鄉有條盤龍河,它的一條支流暮底河畔,河水碧綠如翡翠,清澈如明鏡,山光水色交映成趣,河畔有一個山穀叫“藥王穀”。

“藥王穀”得山川之靈秀,春季,萬物複蘇,黃精伸展了長長的莖幹,盛開紫色的花朵,芳香幽雅,美輪美奐。夏季,霧鎖重樓花滿徑,黃黃的、淡淡的石斛花,別有一番雅致;濃綠的金銀花藤蔓枝葉間,枝頭綻放著金色銀色的花朵,芳蕊間流淌出濃濃的馨香。秋季,金色如畫,一朵朵三七綻放的花蕾,姹紫嫣紅,爭奇鬥豔,映紅了山穀和河畔。

一年四季,“藥王穀”裏到處都彌漫著樹叢、蘭花和草藥的氣息。在穀裏走一走,呼吸新鮮空氣,進行全身心“藥浴”,有利於祛病健身,因此人們都說:

藥王穀裏走一遭,百病不治自己消。

關於這個中草藥穀,還有一段美麗動人的傳說:

民間傳說中的“藥王爺爺”是一個周身透明狀如玻璃、長有翅、能在空中飛行的神人,他不畏艱難險阻為苗民尋找藥方。

據說他每找到一味藥都要親口嚐,藥氣在體內或周身串行,氣串在人體哪個部位就能治療那個部位的疾病。在湘黔邊境一直流傳著有關藥王的歌謠:

藥王藥王,身如星亮,

穿山越穀,行走如常,

食果飲露,尋找藥方。

其實,苗族醫藥當然並非藥王爺爺一人所創,而是源於苗族先民的生存鬥爭需要與生產生活實踐。

具有5000年以上曆史的苗族,其醫藥起源追溯起來,經曆了人類社會漫長而初始的醫療活動階段。人類社會的初始階段,原始人群的生產力極其低下,他們聚生群處,依靠原始群團的活動,在與自然界和猛獸的長期鬥爭中,求取生存。

他們集體采集,集體出獵,所得食物共同消費,過著一種如《淮南子·修務訓》所述的“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蚌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的采集和狩獵生活。

早在遠古時代,人類祖先在生產勞動的同時,在長期同自然災害、猛獸、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也就是在謀生過程中,即開始了醫藥活動。

如在飲食中,可因誤食有毒植物的果實、種子或莖葉等而致嘔吐、腹瀉、昏迷甚至死亡,並發現某些植物的根、莖或果實等又可治病而使植物藥萌芽。

又如漁獵的興起,既為原始人提供了較多的肉類食物,像植物藥一樣,又開始以動物的脂肪、血液、骨路或內髒等作為治病用的動物藥。

後來,隨著采礦和冶煉時代的到來,礦物藥則相繼發現並摸索總結出來。這正如《通鑒外記》所記載:

民有疾病,未知藥石,炎帝始味草木之滋。嚐一日而遇七卜毒,神而化之,遂作方書,以療民疾,而醫道立矣。

《淮南子·修務訓》中也有:“神農……嚐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這些生動而形象的記述概括了人類初始醫療活動及認識藥物的實踐過程。

神話傳說時代的苗族醫藥是在九黎蚩尤、三苗、荊蠻三個不同時期而積累起來的早期苗族醫藥文化,也稱為氏族部落醫藥文化。

因此,早在5000多年前,炎帝神農氏“耕耘植五穀,訓禽獸,嚐百草,療民族”開創了燦爛的華夏文明。神農既是我國醫藥學的創始人,也是苗族醫學的創始人,《神農本草經》苗語記音的藥草達1/3左右。

“蚩尤傳神藥”、“祝融傳按摩強身術”、“苗藥祖師苗父”、“藥王傳醫方”等早期神話傳說時代的原始醫藥文化是苗族醫藥學之源。

傳說有一年,開化府鬧了一場大瘟疫。那時開化城隻有一家“馬記藥鋪”,藥很貴,有錢的人才能吃得起,窮人根本吃不起藥,所以死的人很多。

開化城郊的西華山坳裏,有一戶苗族人家,娘倆過日子,小夥子叫“王寶”,以打柴為生,打了柴挑到城裏去賣。這一天他砍柴來到西華山廟前,覺得很累,就坐在那裏睡著了。

王寶剛睡著,就迷迷糊糊看見一個周身透明、狀如玻璃、展翅雙飛的白胡子老公公站在眼前,對他說:“王寶啊!你別打柴了,到暮底河裏取一棵仙草,放到大興寺的龍井泉裏,讓百姓喝這泉裏的水,這場瘟疫就好了。隻有你能辦到,你要是不去辦,開化府病死的人數還會猛增。”

白胡子老公公說完後,轉身向東山坡飛翔而去,王寶就醒了。一看沒人,似夢非夢,一想準是苗族醫藥始祖藥王爺爺顯靈了。他就空著扁擔趕忙下山了,沿著“九曲十八灣”的盤龍河,來到了波光霞影、山巒疊嶂的暮底河畔。

王寶剛要往河裏跳,一想,要是我死了呢?可他又一想,我一人死了沒關係,隻要能救活開化府的鄉親,就是死了也心甘情願。

想到這裏,他就一下子跳了下去。剛跳下去,一個龜身、獅爪、鱉頭的老黿就把他馱住,往順甸河方向遊去,鑽進河畔懸崖下,一個汩汩冒水的大龍潭裏,順著地下陰河下沉到清澈透亮的地下湖泊裏。

王寶下到水底世界,看到有一座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四梁八柱的大門,有蝦兵蟹將把門。這時,盤龍公主已在門口迎接他了。見到王寶就說:“王公子,我知道你來取仙草,已在這裏等候多時了。”

盤龍公主就把王寶領進宮裏,準備了酒飯讓王寶飽餐了一頓。吃完飯她摘下一枝仙草對王寶說:“你趕快回去,把仙草放到龍井泉裏,搭救鄉親們要緊,我不多留你了。”

接著,盤龍公主就讓老黿又把王寶送回了岸上,王寶上去後也沒回家,直接來到大興寺裏大雄寶殿前叮咚的龍井泉邊把仙草放進泉水裏。他見人就說:“快喝泉水,能治瘟疫。”

病魔纏身的人們喝了泉水,當場見效。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都來喝這清泉水,瘟疫很快就製止住了。

王寶為了給人民治病,仍然到處采藥,但後來因為誤食毒草不幸去世了。

盤龍公主有一天在水底接待藥王爺爺時,得知王寶已中毒身亡了,忽然她想起自己還養著一枝仙草,這株仙草沒有玉皇大帝的命令,誰也不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