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道士(1)
正當林誌穎和李軍兩人胡侃時,從麗都花園方向走來兩個道士。林誌穎第一看到這兩個道士時,以為是有人在拍戲,但看看周圍並沒有攝影師和導演,才明白兩個人真的是道士。不過這年代能看到真正的道士,估計比買彩票中個五百萬的幾率還要低。
李軍同林誌穎都驚奇的打量著道士,隻見兩個人都穿著玄色道袍,腳上穿著高筒黑布靴。而其中的一個身材微高的道士,頭上結了發,插著根碧雲簪,遠遠的看去像個嬌弱的半老徐娘,但他的右手提著一把長劍,劍鞘烏黑發亮,為他營造了些男人氣勢。
而另外的一個道士,外表老實,體形稍微胖些,身後背著一個股股囊囊的黃布包袱,盤結的頭發紮著一個黃色太極圖案方巾。
兩個道士步伐矯健,眨眼功夫就到了李軍和林誌穎麵前。
兩個道士帶著看怪物的眼神看著林誌穎,然後恭敬的唱了諾,而其中稍高些的道士麵對著林誌穎開口道:“這位前輩…請問你是?”
李軍聽後有些傻眼,心想兩個道士不是瘋子也是傻子,怎麼管林誌穎叫起了前輩,覺得滑天下之大稽,強忍著沒笑出聲。
林誌穎也覺得這兩個道士的腦袋說不定有問題,將這兩人又仔細的打量一番。仔細一看這兩人的道袍還是有區別的。
兩個人的長衫雖然都是以玄色為底,但是那個白麵無須,頭上插著碧綠雲簪的道士,身上的鏽著的是一些奇怪的符號。而另外那個頭上紮著黃色太極圖方巾的道士,道袍的領口和袖邊,卻都以金色的線紋出了龍虎升騰的畫麵。
兩個道士看著林誌穎愣了半天不語,隻是上下打量著他們,意思到自己的失禮之處,兩個道士互相望了一眼之後,長相老實的道士急忙解釋道:前輩請恕剛才失禮之罪,晚輩乃是蜀山張道林門下周淩雲,我身邊的這位道兄是三清門下妙悟。敢問前輩師承何處,在哪座仙山修行?”
這時擠公交的人陸陸續續到來,大部分都是林誌穎公司的同事,看到林誌穎先是驚訝,接著都帶著同情的眼神同他打聲招呼。
林誌穎一一笑笑回應,然後對著兩個恭敬可笑的道士道:“兩位大叔,該幹嗎幹嗎去吧,我不是你們什麼前輩,我今年才23歲,你們這樣叫我會折壽的!”
兩個道士先是一愣,接著恭敬拱手道:“既然前輩不便說,晚輩不敢打擾,告辭告辭!”說著兩人離去。
周淩雲走了不遠對身旁的妙悟道:“我一直都以為蜀山和三清山是道家玄門之首,師傅以前常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時,我還很不以為然。沒想到…。”
沒等周淩雲說完,妙悟接口道:“是啊,沒想到這位前輩年紀輕輕,居然已經和師祖他們一樣練到了金花泛頂半人半仙的境界。而且他的道力深不可測,也不知道是修煉的哪種高深的道法,看上去比我們蜀山和三清山的道法還要厲害。看來麗都花園封印也是出自這位前輩之手。”
“看來法寶多半落在了此人手中!”周淩雲忽然想到自己此次和妙悟來此的目的。
“應該是的吧。”妙悟意味深長的說:“雖然前輩不肯透露身份,但看他道力淳厚,一身浩然正氣,肯定係出名門正正宗。如果寶物落到他這樣的人手裏,也是件好事。”
“道兄言之有理。”聽妙悟這麼一說,周淩雲心中放寬了不少。
兩個道士雖然行走如飛,片刻間已遠去,但林誌穎發現隻從他吃過仙丹之後,無論視覺和聽覺都已經神奇般的敏銳了萬倍,所以兩個道士的談話,在他同同事談笑間,已經一字不拉聽到耳內。
林誌穎心中不由的大驚,覺得這蜀山和三清門真非泛泛之輩,自己昨晚剛開啟青銅箱見識了一些寶物,他們竟然神奇般的知道了,而且還找上了門來。
其實他卻不知,昨夜玉蓮花開花落,身上的靈氣衝上雲霄,已經引起了道家玄門正宗蜀山和三清山的注意,當他把青銅箱打開,一件件把玩寶物時已經使兩家亂了方寸。
蜀山是正宗道教聖地之一,和三清山齊名與天下,身上也肩負著除妖還時間以清平的重任。有史以來能驚動兩家同時出動的事情不多,而這次兩家同時出動,可見玉蓮箱子內的寶物確實非同凡響。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教派,據說東周列國時代就已經存在,老子李耳,就是道教的創始人。而東晉的葛洪自從在三清山開山立派,三清山就成了眾多修行者聚集的聖地。
不過道教盛行卻是在北宋。北宋年間,因為寧真宗篤信道教,奉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也因此當時修道的人就如同現代考研出國一樣流行,大批的全真教道士和正一派的道士開始聚集到三清山修行。不過後來正一教日益壯大,慢慢的把全真教給吞並了,後來三清山就隻有正一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