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道本源能量質樸而沒有名稱,它雖然小不足見,但萬物都在它的轉換中。侯王若能掌握持守此先天之道,治理井然有序。
老子在此處講人們遵照自然規律做事就會井然有序。應用到現代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總結到:①企業的經營一定要符合自然規律,順應規律就會事半功倍。②各行各業都有特有的內在規律,把握本行業規律是企業家成功的基礎。③道本源的運行規則是有其特性的,而這些特性就形成了源於本源的天德。④堅持本源的價值觀,並由此建立企業願景、組織團隊,才可以奠定企業長久的基礎。⑤企業文化的基礎就是領導人的德行的體現。
李嘉誠長期雄踞世界華人首富寶座;他做人、做事暗合道妙。
創業初期的一天,李嘉誠在翻閱英文版《塑膠》時,讀到了一則簡短的消息:意大利一家公司已開發出利用塑膠原料製成的塑膠花,並即將投入批量生產,推向歐美市場。李嘉誠立即意識到塑膠花的麵市將會引起塑膠市場的一場革命,便揣著強烈的希冀和求知欲,登上飛往意大利的班機去考察,並喬裝打工,千方百計獲取技術。回到香港後,李嘉誠快人一步研製出了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的空白,掀起了香港消費新潮流,長江塑膠廠由默默無聞的小廠一下子蜚聲香港塑膠業界。李嘉誠初期創業靠的就是感悟規律、順勢而為的商業嗅覺和果敢的行動。他今天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處理財富積累和回饋社會與自然。
而說到積德,我們可以從大觀園的掌櫃王熙鳳那裏得到啟示。王熙鳳權傾兩府,威風八麵,同時也不忘自己斂財。劉姥姥第一次進賈府,王熙鳳給了劉姥姥20兩銀子。待到賈府被抄,劉姥姥不忘當年賈府的“滴水之恩”,到“獄神廟”探望鳳姐。得知巧兒失蹤了,劉姥姥變賣了自己的產業,帶著自己的孫兒,千裏迢迢從煙花之地贖回賈巧姐。王熙鳳無意中積下的小德竟在自己女兒身上得到了大的回報。為人要時刻積德行善,經商不可缺德。
大公無私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誌,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33章)
譯文:能全麵了解別人的人是聰明的,能全麵了解自己一切的人才稱得上是真正明白。能夠在精神上和肉體上戰勝別人的人是堅強有力的,能夠戰勝自己背道離德後的各種缺點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知足感恩,才是真正的富貴,堅持不懈努力的人才稱得上誌向遠大。生而不喪失其賴以生存的宇宙精神本源的人才可以獲得長久的清靜自在,心靈升華。肉體死去,其思想、形象、行為仍印在活著的人們心中的人,才會長活在人間。
老子在本章中敘述了五種境界,對我們後人有很大的啟迪:自知、知人、知足、知方向、死而不亡。應用到企業家精神中,我們可以總結:①企業家首先是知人與自知。自知更難於知人,知人的人聰明,而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才叫高明。②約束個體的欲望,能夠戰勝別人的人是有力的,而能夠克製各種誘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③知道滿足就富了。④企業家要有遠大的遠景規劃,才可以激勵團隊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邁向目標。⑤人的物質肉體已離去,但其思想與精神結晶留在以後的生命循環之中,才是企業家最高的無私境界。
鬆下幸之助是全球著名的商聖,而讓他名垂千古的並不是他的商業帝國,而是他的精神。美國《生活》雜誌評論鬆下幸之助是一位偉大的實業家、哲學家、暢銷書作家。的確,這位產業巨子堪稱世紀偉人,並非僅因其精於商道,而更因其胸懷崇高理想,他的經營理念始終基於人類之繁榮幸福與世界和平。他曾說過:“作為製造商品和經銷商,不能僅僅滿足於自身的繁榮。這種繁榮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讓全社會能夠繁榮、富足。”由鬆下幸之助創建的著名PHP運動便是其精神哲學的重要實踐,這項運動核心就是宣傳“透過經濟繁榮來追求和平與幸福”的人文理想,經過半個世紀的不斷發展,PHP運動對日本思想界和經濟界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團隊取勝
原文:“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27章)
譯文:善行走的人,無跡可尋;善於言談者,無懈可擊;善於計算者,不用算具卻精確至微;善於關閉的人,不用栓銷,別人也無法打開。善於捆縛的,不用繩索卻使人不能解。
老子此處講善於組建團隊的人堅不可摧,用在企業家的基本素質上,我們可以總結:①人才是企業成功的關鍵,團隊是成就的基礎。②企業家要知人善用,把適當的人放在適當的位置上。③要對下屬適當授權。④企業要有鐵的紀律,企業的規章製度要不斷地建立和完善。⑤沒有檢查就沒有執行力。⑥變強製為自覺,讓員工能夠自己管理自己。
柳傳誌曾說過他的工作就是九個字“定戰略、建班子、抓落實”。聯想今天的成就當然離不開一個強有力的團隊班子和接班人的培養。有了合格的接班人,才可以保證企業未來的發展不偏離企業的使命和價值觀,如此代代相傳企業才可能有百年發展的根基。柳傳誌培養接班人的第一步是確定人才標準:辦公司就是辦人;德才兼備最好,實在不能兼得時,應該將“德”放在第一位。他的第二步是在賽馬中才能識別好馬。第三步是同享企業價值觀。柳傳誌的團隊建設指導方針充分體現了老子的深層人類組織管理智慧,使聯想從一個高峰走向另一個高峰。聯想是否可以百年尚不可知,但創始人確實打下了很好的地基。
社會使命
原文:“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11章)
譯文:和泥製成器皿,也恰恰是由於有器皿中空部分,才有器皿的使用。因此,顯現有形的宇宙萬物給人帶來便利,而無形的空才是獲得使用價值的基礎。
老子此處給我們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用泥土做成的陶器,能用來裝米後的是其中空部分;有形的部分發揮功能,無形的部分真正起作用。用在現在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體會到:①企業生存一定要獲利,賺錢,而真正決定企業永續經營、良性發展的是企業的使命和價值觀。②財富是無止境的,將有限的人生陷入無限的財富追求,最終結局是可悲的。③企業家需要超越金錢的使命,才不失去控製。④能夠在恰當的時候圓滿退出,並選好讓企業持續發展的接班人是真功夫。⑤完成一項事業,悄然身退是天道的品行。⑥無論是企業家還是政治家功成身退才顯大智慧。
筆者近日去包頭,酒桌上大家就談起一個月前自殺的地產商魏剛及一年前自焚的金利斌。一年前包頭市億萬富翁金利斌自焚事件,在國內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也引來國內眾多新聞媒體的關注。金利斌垮台始於多元化投資、巨額高利借款及管理的失控。無獨有偶,今年包頭市又出現了一個同樣的悲劇,2012年6月6日,包頭最大房地產企業鼎太置業的董事長魏剛,在包頭市東河區某酒店上吊自殺。他死於同樣的困境。
老子告誡人類一切都處於平衡之中,不可任意走極端,企業的經營也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和企業日常經營的有機平衡。企業家要有市場觀察能力,要適可而止,要學會掌控市場和駕馭自己的欲望。而實現這一點首先要有超乎金錢的使命和價值觀,要有企業家精神作為支撐,如隻為金錢而金錢,往往會在頂峰戛然而止,為社會、家庭都帶來極大的傷害和負麵的影響。
節儉本色
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嗇。夫為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59章)
譯文:治理百姓、養護身體,最好的方法就是愛惜生命能量。愛惜精力,才能做到早做準備。早做準備就是不斷地去積天德。重視積累天德就無所不能,無所不能便精氣長久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