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災荒(1 / 2)

周易閉著自己的雙眼,假意睡著了,但其實是在思索著自己的事情,而一旁的周德手下的動作也放的平緩起來,唯恐將其給弄醒了。

對於自己的處境周易早就有估算,其實他已經變成了這副模樣,在哪裏都沒什麼區別。

即便是回到二十二世紀又能如何,最多也就被人送到孤兒院,運氣好一點最後被人收養,而後按部就班的讀書,長大,娶妻,生子。

其實他對於那個時代沒有那般期盼還有留念,若不是顏璃一直在,說不定他早就放浪形骸,不知到哪裏去流浪了。

生存在那個時代,一般也就兩種選擇,與眾人背道而馳,當一個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猛士,再者便是隨波逐流,近墨者黑。

他前半生,不願意獨自背對著整個世界,也不想隨波逐流,因此才活成那般模樣。

但現在不同了,這個時代他能夠做的事情太多,唯一的遺憾就是這裏沒有顏璃。

但想要改變這個時代,需要的代價太大,以他的狀態,即便有領先這個時代的知識和認知,也需要不少年,更何況現在變革已經開始,而他隻是一個嬰兒,他肯定是趕不上孫文的那班車了。

不過他也不願意趕上孫文的車,畢竟擁有超越這個時代的見識的他,明白後麵讓中華崛起的乃是那個人,那個黨派,而此時那個黨派即便是在國際之上也隻是嚐試萌芽而已。

此時北方俄國還在沙皇的統治之下,即便其國內矛盾尖銳,極度腐敗,但沙皇的統治還在繼續,並且其延續的時間比滿清更長,而那個掀起紅色革命的先驅列寧還在歐洲諸國躲避通緝,偶爾還會去登那座隻有小徑的險峰。

並且周易還有些遲疑,即便是他能夠成年,是否要去攪動風雲,他唯恐行為自己的緣故而讓曆史有什麼改變,讓那個紅色黨派不會在華夏萌芽。

即便在後世,華夏在g黨的領導下有諸多瑕疵,並且下麵有許多民眾都在罵,但不可否認紅色政權是唯一符合華夏的路途。

若是不能徹底打破舊有的製度於階級,華夏就不可能崛起。

有許多血淋淋的例子在前麵,孫文的的革命雖說結束了滿清的統治,讓華夏進入了資本主義製度之中,但就是因為他的妥協,才讓華夏今後二十年裏陷入了軍閥混戰之中。

雖說當時孫文有不得以的理由,不得不妥協,但華夏隻能用一場徹底的變革才能崛起。

再者說民國國民黨的建立,華夏更是陷入了深重的災難之中,確實我們不能否認國民黨在對抗日軍正麵戰場的作用,但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國民經濟完全掌控在資本家手中,特別是所謂的四家家族,更是依附在這個國度的吸血蟲。

即便看著華夏已經千瘡百孔,但他們這些吸血蟲連同掩藏在骨頭之中的骨髓都不放過。

後世那些鼓吹國民黨若是能夠統治大陸,華夏必定會更好,但他們也不想想四大家族隨著國民黨撤出大陸之時,帶走華夏幾乎一半的資本,幾乎使當時的華夏崩潰。

說實話,周易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正統的g黨,但他是學習的曆史的,因此更加明白這其中的厲害關係。

之後國民黨在台洲的崛起,讓台洲的國民經濟一度好過大陸,那也是因為國民黨退居台洲之時有時間帶走資本。

可以說是以半個華夏之力,供養一州之地,怎能不好?

周易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有野心之人,若是他穿越到之前的漢唐宋任何一個朝代,他必然用自己所有的知識成為一個混吃等死的富家翁。

但他卻是來到這麼一個混亂不堪的時代,他的內心讓自己放不下那屈辱的曆史,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華夏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曆史徹底沉淪,遍地烽煙。

用一句穿越者抬舉自己的話來說,老天既然讓我穿越到這個世界,那若是不做出一番實業,必然會天打雷劈。

但他現在還是太小,什麼都做不了,即便是他從十歲開始謀劃,但也還有整整十年,到時候他再去做些什麼有大局已定。

不過幸好也不是太晚,畢竟十年之後,g黨也才從華夏大地上萌芽,連生根發芽都還算不上。

即便是後世中華的太祖,此刻應該都還在學校,恐怕也才接觸這方麵的知識。

人做事必先明心立誌,而周易此刻做的就是這一步,至於先做好計劃,周易沒有這個打算。

對這個時代的認識,他畢竟太停留在書本之上,現在談論計劃,就和紙上談兵沒什麼區別,他向來不願意做無用之功。

嬰兒的軀體還是拖不起他這個二十多歲的靈魂,即便這軀體應該比其他嬰兒要好上太多,但就是這一會兒,他便有犯困了。

隻是片刻,就真的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