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沒有什麼娛樂的方式,更何況這裏是一個小鎮而已,因此人們隻能早點睡。
即便是周府也沒有什麼娛樂的方式,更何況顏氏是一個極有規矩的人,因而三個人也就早早的睡下了。
夏日本就晝長夜短,雞叫三遍,天邊便開始泛起魚肚白,而周府的仆人開始活動起來。
而周易也醒來了,這是他後世所有的生物鍾,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前世作為一個研究曆史的人,他不僅有潔癖,並且還是一個極為有規則的人,這種規則更是對於曆史的尊重。
不過這兩年安逸的生活,基本將那些規則耗費的幹幹淨淨,隻遺留下來生物鍾而已。
有些規矩就該被保留下來了,周易是一個想要活下來的,在這個時代,活下來必然需要一個好的身體素質,因此他每天早晨都會早日起來,鍛煉而後呼吸那第一縷陽光。
據說這天地紫氣對於修士來說很有好處,而周易自然沒有修行,但架不住這時代空氣倒是不錯,頗有靈氣,在後世可沒有這種環境。
金烏慢慢升起,漸漸超越地平線,小鎮開始活了起來,一派喧囂。
周氏一族的祠堂在小鎮的最東頭,一派雕梁畫柱,因當是每年都有被翻新過。
祭祖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是莊嚴很有儀式感的一件事情,一般也隻有過年或是家族出了才俊以後,才會開啟祠堂,獻上三牲五穀等祭品,拜祭先祖。
當然嫡係被寫入族譜,一般都是孩子滿百歲之時,周易這種情況十分少見。
周氏一族的族祭,同普通的祭祖沒有太大的區別,也是由家族之中聲望最高的老人主持,一般多為族長。
周氏一族的族長便是二叔公,周易在之前的兩年倒是見過幾次二叔公,很是和藹的一個老人。
周易是一個研究曆史之人,早就對於祭祖儀式爛熟於心。
在二叔公的主持之下,周德親自獻上三牲五穀,而後三跪九叩。
點上三炷香,對著香火繚繞的祖宗靈位,恭敬的說道:“各位宗祖在上,今日周氏後人周德之子被寫入族譜之中,周德特獻上三牲五穀,特來告知各位宗祖,望各位宗祖護佑。”
而後對著周易說道:“阿易,跪下磕頭,恭敬些,讓宗祖們看到你的孝心。”
對於父親的苦心,周易這個二十多歲的靈魂,自然清楚他的苦心。
並且這乃是龍溪鎮,是周易的故鄉,並且這恰好是其周氏一族,這可能他的祖先也是這個家族之中的一員。
他在這祠堂跪下祭祖,倒是沒有什麼不情願,華夏對於祖先的敬畏,本就遠遠超過了神靈,甚至有些祖先被賦予神的職責。
周易跪下,虔誠的三跪九叩,沒有絲毫的雜念。
而一旁的二叔公,用蒼老的聲音念著祭文。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宗祖護佑…………
今有周氏子,名易,周德之字,被收入族譜之中,望請祖先護佑。
…………伏惟尚饗。”
祭文並不是太過深奧,其中更是夾雜著些許白話文,但恰好能夠讓人聽懂。
這祭祖最後一步,便是將周易的姓名記入族譜之中,一般人家都是由族長來做,而周氏一族則是自己本人來做。
一般來說上族譜都是嬰兒狀態,沒有寫字的能力,因此都是在族譜上留下指紋,而後在入學之後,能夠寫下姓名之時,在再族譜之中留下姓名,不過這是盛事,一般隻有過年祭祖才有。
當然周易早就學會了寫自己的姓名,並且寫的還不錯。
周易從二叔公手上恭敬的接過族譜,從第一頁翻起。
上麵都有先祖留下的指紋,有些都模糊了,見證的歲月的逝去。
翻閱到最後一頁,上麵有周梁額額這個姓名,這是周德在族譜上的姓名,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排行,也就是一輩一個字,在後世之時,周易的排行是一個泰字,也就是他完整的名字叫做周泰易。
不過一般也有許多人隻在族譜上留下排行,而後世沒有這規矩。
而現在他的排行是唯,周唯易,然而可能是妥協的的關係,他的姓名之中沒有排行,隻有周易二字而已。
他在族譜之上留下指紋,而後鄭重的寫下周易二字,充滿了儀式感。
寫下自己的姓名以後,他朝著其他頁麵翻閱,想看一看這族譜上又沒有他祖先的姓名。
這種機會罕見,族譜這種東西隻有族長才能掌控,其他宗族也隻有族長能夠掌控。
果然,周易在二叔公周於章的下麵看到了自家祖先的姓名,周梁禮,而現在周梁禮下麵有三子一女,其中周唯先就是周易的直係祖先。
他總算是搞清楚了這自己同家鄉之間的聯係,不過卻有更多的疑問,這些疑問隻能留待後來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