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一誌士 —— 謝持(3 / 3)

東會,選舉董事局。

大 事 記

245 6月3日 開縣義和團起義,進攻新寧、墊江、萬縣等地。

11月 同盟會發動江安、瀘州起義。

同盟會成都起義事泄失敗,楊維等六人被捕入獄。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戊申)

1月 吳玉章主持的《四川》雜誌在日本東京創刊。

同盟會謀劃敘府(今宜賓)起義失敗。

3月1日 同盟會發動廣安起義。

3月27日 謝奉琦等人犧牲。

5月30日 富榮鹽場鹽業工人罷工,要求增加工資。

1909年(宣統元年? 己酉)

7月6日 四川紳商從英商華英公司手中贖回江北廳礦權。

10月14日 四川省諮議局在成都成立。

11月 威遠會黨(袍哥)反對抽收門牌捐起義。

12月28日 川漢鐵路在宜昌舉行開工典禮,動工修築川漢鐵路宜昌至歸

州段。

1910年(宣統二年? 庚戌)

1月23日 同盟會發動嘉定起義,同盟會會員和會黨群眾二百餘人死難。

2月27日 佘英被捕遇害。

8月 四川省諮議局機關報《蜀報》創刊。

10月 四川立憲派人在成都聚集三千餘人向總督請願,要求速開國會。

1911年(宣統三年? 辛亥)

1月 同盟會發動黔江起義。

4月21日 清政府任趙爾豐署理四川總督,調護理川督王人文任川滇邊務大

臣。

4月27日 黃花崗起義。

5月8日 清政府宣布成立皇族內閣。

5月9日 清政府宣布實行鐵路國有政策。

5月18日 清政府命端方為督辦川漢、粵漢鐵路大臣,強行收路。

5月20日 清政府郵傳部尚書盛宣懷與四國銀行團訂立粵漢、川漢鐵路借

款合同。

5月22日 清政府命四川、湖南兩省一律停收租股。

5月28日 川路公司召開臨時股東會議商討爭路問題。

6月17日 四川保路同誌會成立。

6月26日 《四川保路同誌會報告》創刊。

6月28日 重慶保路同誌會成立。川省各州縣紛紛成立保路同誌協會。

8月3日 趙爾豐由川邊抵成都接川督印。

8月4日 同盟會員龍鳴劍、秦載賡等召集資州羅泉井會議,決議組織同

誌軍武裝起義。

8月5日 川漢鐵路公司股東特別大會在成都鐵路公司開幕,到會代表

五百餘人,選出顏楷、張瀾任大會正副會長。

8月24日 成都罷市、罷課,各府州縣響應,罷市、罷課風潮席卷全川。

9月1日 川漢鐵路公司股東大會發出不納糧稅、不擔任外債通告,全省

抗糧抗捐鬥爭開始。

246 9月2日 清政府命端方帶鄂軍入川鎮壓四川保路運動,令趙爾豐切實

彈壓川民。

9月5日 同盟會員朱國琛等在川漢鐵路股東大會上散發《川人自保商榷

書》。

9月7日 川督趙爾豐誘捕蒲殿俊、羅綸等九人,成都群眾湧入督署請

願,趙爾豐下令屠殺請願群眾,製造了“成都血案”。

9月8日 華陽縣同盟會員秦載賡、雙流縣同盟會員向迪璋、新津會黨首

領侯寶齋、溫江會黨首領孫澤沛等分別發檄起義,率同誌軍圍

攻成都。同盟會員張達三、張捷先率領西路同誌軍由郫縣向成

都進軍。

9月12日 周鴻勳率巡防軍第八營在邛州起義。

9月15日 清政府命岑春煊赴川辦理剿撫事宜。

9月18日 同盟會員羅子舟率領雅安、滎經同誌軍扼大相嶺阻止清軍傅華

封部萬餘人的戰鬥開始。

9月25日 吳玉章、王天傑等領導榮縣獨立。

10月2日 同誌軍新津保衛戰開始。

10月10日 武昌起義。

11月5日 龍泉驛新軍起義。

11月21日 大漢蜀北軍政府在廣安成立,曾省齋任都督。

11月22日 蜀軍政府在重慶成立,張培爵任都督。

11月24日 立憲派與清吏簽訂《四川獨立條約》三十條。

11月25日 萬縣獨立。

11月26日 瀘州獨立。

11月27日 鄂軍在資州起義,殺欽差大臣兼四川總督端方及其弟端錦,通

電響應武昌起義。

趙爾豐發布《宣示四川地方自治文》,大漢四川軍政府在成都

成立,蒲殿俊任都督。

12月8日 成都兵變,蒲殿俊逃避。

四川軍政府成立,尹昌衡任都督。

12月22日 四川軍政府捕殺趙爾豐於成都。

1912年(民國元年? 壬子)

1月27日 成渝軍政府全權代表在重慶簽訂《成都四川軍政府重慶蜀軍政

府協議合並草約》11條。

2月2日 成渝軍政府通告雙方合並。

2月12日 宣統皇帝溥儀宣告退位,清朝封建專製統治結束。

2月17日 四川統一得到南京臨時政府的承認。

3月4日 張培爵發表《成渝兩軍政府合並後政見書》,推尹昌衡為四川

軍政府都督。

3月11日 四川軍政府正式成立。尹昌衡、張培爵就任正、副都督。合並

後的四川政權稱為中華民國四川都督府。

1913年(民國二年? 癸醜)

6月13日 袁世凱任命其走卒胡景伊為四川都督,改任尹昌衡為川邊經略使。

8月4日 熊克武、楊庶堪在重慶起義響應“二次革命”,不久失敗。

(吳達德)

大 事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