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招攬賢才(1 / 2)

(感謝書友——菜園上的菜菜以及春葉落飄零投出的推薦票,以及書友春葉落飄零給出本書的第一條評論)

一旁的典韋看的不耐,有些氣惱說道:“此人好生不知好歹,量一小小縣尉,蒙主公不棄,許他以郡都尉之職,此人竟然還心中猶豫,主公,我看不如我們走吧。”

看著張遼陰晴不定的神色,劉羽生怕典韋打擾自己的好事,急忙製止道:“惡來切莫亂說,文遠乃是當世英雄,倒是我目前並無什麼能力,他心中猶豫也屬正常,我等豈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典韋出身貧賤,一家祖輩未曾出過一個有文化之人。可以說是平民百姓一個,無字並不稀奇。典韋被稱作為“古之惡來”,因此劉羽為典韋取字惡來。

劉羽又轉身對著張遼道:“文遠無須猶豫,羽說話算數,決不食言,你辭了這縣尉之職,遼東郡都尉之職說是你的就是你的。”

張遼這次也不再遲疑,點頭說道:“承蒙府君不棄,遼若有再有疑慮,絕非君子所為。府君看得起我,日後遼就是府君您的部下,但憑使喚,絕無二話。”

劉羽高興的抱住了張遼,自己又得到了張遼這樣一個猛將,可以說現在的劉羽實力又增長了不少,劉羽此時是真的很開心。

張遼被抱得莫名其妙,卻不好放開。良久,劉羽才鬆開張遼,對著張遼躬身一拜說道:“文遠能夠追隨我,實在是如虎添翼。如今文遠跟了我,修遠(張汎的字)不如也跟著我,日後便在遼東任職了。”

張汎自是很高興,沒想到張遼更加高興,此時的他對劉羽更加敬服了,張遼自幼喪父喪母,張汎和張遼相依為命一起長大,因此張遼對他的哥哥很好,先前的張遼雖為縣尉,可怎麼向縣令舉薦,縣令也不願給他兄長張汎一官半職,這讓張遼一直耿耿於懷,如今劉羽答應他日後大哥張汎也可以在遼東任職,此時的張遼特別高興。

無論出於什麼年代,出身不好的人都想要出人頭地,為自己的後世子孫蔭蔽。如今張遼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張遼連忙扶起劉羽,拜了再拜,感激的看著劉羽,誠懇的說道:“主公,日後遼定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一聲主公,足以證明劉羽在張遼心中地位的改變,張遼這種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忠義,此刻他叫自己主公,日後恐怕不易背反。

劉羽也很開心,他怎麼也沒想到張遼的軟肋竟然與他相依為命一起長大的兄長,就這樣劉羽又得到了一個武將--張遼,實力再次增長不少。

等到張遼向縣令辭職的時候,這個馬邑縣令也是個庸才,對待張遼的辭職竟然毫無挽留,頓時讓張遼心中去意更勝。處理好這一切之後,張遼便跟著他的哥哥張汎和劉羽典韋一起離開了並州雁門郡。

一路之上,劉羽和張遼不停地交流,兩個人越聊越投機,似乎有太多的話怎麼說也說不完,倒是把典韋晾在一旁尷尬不已,劉羽看在眼裏,開懷的取笑典韋,一路上氣氛越來越好,逐漸典韋和張汎也加入了交談之中。

通過交流,劉羽對張遼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越發的覺得張遼的確是個英雄,而張遼也覺得自己跟隨劉羽這樣的主公的選擇一點也沒錯,張遼逐漸拜服於劉羽的人格魅力之下,對劉羽也越發敬佩。

一開始張遼還認為劉羽如此年紀就坐上遼東太守一職,完全靠他的父親幽州牧劉虞一手安排,交流之後才發現,劉羽個人能力以及見識都很非凡,的確有這樣的才能去做這個遼東太守。

幾日後,劉羽一行人來到了幽州代郡,代郡的治所為高柳城。如今代郡太守乃是並州太原郡晉陽人王澤,字季道,北中郎將王柔的弟弟。其子王昶是三國時期魏國司空、征南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