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債主(1 / 2)

這還用猜嗎?聯係上下文可知被亂棍打死的兩個人是郝二櫃的爹和哥哥。雖然不用猜,但安萍兒還是規規矩矩地做了回答,以免捕頭大人冷場。

“對,就是他們倆。”魏捕頭說:“案發時間是清晨,街上沒什麼人,隻有一個晨起倒夜香的半大孩子看到是一夥蒙麵人圍著兩個人、什麼都不說就舉棍子圍毆。那孩子隻看了一眼就轉身逃回家裏去了,半響後再出來看時郝家父子已經死了、凶徒不知所蹤。這個案子一點線索都沒有,根本沒法破。隻能查了那家賭場的老板和幾個跟被害人有金錢糾紛的賭徒,什麼都沒查到。”

周遠良微微搖頭。“凶徒與被害人應該不是金錢糾紛。”

“因為凶徒跟死者什麼話都沒說就開始行凶。”劉先生顯然遇到過這種案子。“如果是金錢糾紛的話,凶徒肯定會先要求對方還錢,確認對方無錢可還後才會動手。”

“不但會先說話後動手,而且也不會直接想把被害人置於死地。把人打死了那錢就徹底沒了,所以債主通常會把欠債的人打得胳膊折、腿折然後逼他們交出值錢的東西抵債。”周遠良對魏捕頭說:“根據那位目擊證人的口供來看,這夥人根本就是抱著殺人的目的而來的,不說話直接下死手。”

魏捕頭點了點頭。當時他們隻想著兩名死者除了賭博以外什麼都不做、又是剛剛從賭場裏出來所以就直接想到金錢糾紛了。現在聽周遠良這麼一說覺得有道理,福陽縣城裏欠賭債的人可不隻是郝家父子倆,但被當街打死的隻有他們倆。

“大人。”安萍兒給出自己的想法。“也許這郝家父子欠債多、時間長、而且還是滾刀肉,被打殘了也還不上錢。債主索性就殺雞給猴看,用郝家父子當樣子,嚇唬其他欠了債的人努力還錢。”

“這個也有可能。魏捕頭,你們當時查到被害人的債主都有哪些了嗎?”

“大人,我們仔細地查過,除了有幾個賭徒聲稱曾借給死者百十餘個銅錢以外,隻有兩家賭場的老板承認自己是死者的債主。一家是借了五十兩銀子、另一家借了三十兩,不算多可也不少了,這兩家賭場的老板都有殺人動機,但沒查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另外我們還查了本縣幾個放高利貸的人,沒查到他們借錢給死者。”

周遠良對魏捕頭他們查到的結果表示不意外。“郝家父子沒有田宅產業,他們時不時地還得靠著搶劫郝二櫃來獲得賭資。放高利貸的人是絕不會輕易借錢給這種沒有償還能力的人的,把錢借給了他們不但有可能收不到利息、甚至有可能收不回本金。放高利貸也是一門生意,盈利是目的。因為郝家父子還不出錢而殺了他們又能怎樣?即使能嚇唬住其他借了高利貸的人但郝家父子借的錢終究是打了水漂。”

安萍兒在心中默默地幫周遠良做總結:所以放高利貸的人不用查了,他們根本不會借錢給郝家賭徒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