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油紙傘(1 / 2)

福陽縣及其周邊府縣商業發達,商家普遍都很有品牌意識,例如幾乎所有攤位上都挑著幌子或立著牌匾。這為周遠良節省了很多時間。看到那麵繡著“筆文縣崔記雜貨行”幾個字的小旗子後,他麵帶微笑走了過去。

這可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雜貨攤,攤位上的東西種類繁多。好在這個攤位夠大,否則這些東西根本擺不開。攤位大、貨品多,所以吸引來的人也多,崔記雜貨行的兩名夥計和一個貌似老板的人忙碌地招呼著顧客們。

商人是最有眼力見的,周遠良剛一站在攤位前那位貌似老板的人都笑盈盈地過來招呼他了。“這位公子,您需要買點什麼嗎?小店經營各種生活用品,種類豐富、價格公道,包您滿意。”

“好的,我看一下。”周遠良在攤子上左右掃了兩眼,拎起了一把油紙傘,撐開。

“公子您真有眼光,這把傘可是我們筆文縣最好的製傘師傅做出來的。傘柄是用今年成材的新竹製的,傘麵是加厚的油紙,結實耐用。一兩銀子一把,絕對是物超所值。”

安萍兒挑眉。一兩銀子一把傘?真夠貴的。正常來講一把油紙傘的價格為十五至二十文錢,就算再如何地原料好、製作精細也不可能值一兩銀子。這屬於是標準的漫天要價,安萍兒決定在周遠良透露出購買意向時就跳出去幫他坐地還價。

周遠良沒對這把傘或者這個報價做評價,而是問對方:“你是崔記雜貨行的老板嗎?”

“在下崔磊,正是崔記雜貨行的老板。”無論是有意要購買的顧客還是純屬看熱鬧的人,通常是不會在攤位上打聽誰是老板、誰是夥計的。隻有那些想做大宗生意的人才會找老板,但周遠良真的不像是商人,他的身上一點商家的氣息都沒有。所以崔老板覺得蠻怪異的,但他又不敢慢待這位貴公子,於是更加熱情地招呼著。“公子怎麼稱呼?”

周遠良沒回答,隻是看向了在右邊隔一個攤位前假裝挑東西的魏捕頭。

魏捕頭和另外兩名捕快被要求走在前邊,但周遠良又沒告訴他們出了城以後的前進方向,所以他們先前時轉錯了方向、直到柳嫻敏阻擋了周遠良一會他們才又超越到隊伍的最前方。

此次隨行的捕快都很有經驗,雖然被要求走在前方但也不能真的是啥也不管、悶頭往前走。他們利用攤位林立這個特點,假借挑選物品而時不常地回頭看著,始終跟周遠良保持不遠不近的距離。

魏捕頭很聰明,注意到周遠良看向自己就趕快走了過來。

周遠良在魏捕頭耳邊輕語了幾句。然後魏捕頭轉身跟崔老板打招呼,跟他耳語一番。

“周公子好!”崔老板顯然是被魏捕頭告知眼前這位貴公子就是福陽縣的新任縣令周大人、而且周大人現在是微服出行,於是他隻能作了個揖沒有跪拜行禮。

“崔老板好。”周遠良客客氣氣地回禮。“我有點事想向崔老板求證一下。”

剛才魏捕頭隻是向崔老板證實了周遠良的身份但沒說周遠良要幹什麼。崔老板是個聰明人,聽了周遠良的話就明白縣令大人這是要問話、但有不想麻煩地把自己待回縣衙去。崔老板非常地不想去縣衙回話,能在這裏解決是最好的,於是他趕快說:“周公子,裏邊請。”

集市上的攤位沒有統一的形狀或樣式。最差的攤位就在草地上擺塊蘆席、席子上散亂的扔著貨品,供人自行揀選;而像崔記雜貨行這種大商家的攤位則高檔許多,兩張大條桌平行擺開、兩桌之間就是閑人免進的櫃台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