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萍兒給周遠良出主意。“公子,咱們懸賞吧,懸賞尋找神像。”
周遠良搖頭。“先不急。咱們回去可以先問一下魏捕頭,他也許能知道點什麼。”
安萍兒眼神亮了亮。對呀!魏捕頭是土生土長福陽縣人,而且他二十年前就已經是捕快了。雖然那時他還不是捕頭,但他對福陽縣內大事小情的了解肯定比安萍兒多,畢竟安萍兒隻是偶爾地關注一下八卦。
另外,安萍兒能聽說的那些八卦都是無關緊要的小打小鬧。如果有人將紫金觀中的神像搬走去什麼壞事,例如有人成立個邪惡組織然後以神像做掩護說是道家的活動。這樣的事就不是安萍兒能輕易聽說的了,但身為福陽縣捕快頭的魏捕頭則可能會知道。
所以,先跟魏捕頭掃聽一下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事實證明周遠良猜對了,魏捕頭確實知道紫金觀中丟失的神像在哪裏、而且還知道跟這神像有牽連的一段往事。
“話說在大約二十一年前,”魏捕頭擺出了說書先生的架勢,給周遠良和安萍兒講當年的故事。“咱們福陽縣住著一位姓萬的富商,人送外號萬貫錢。”
安萍兒嘴角抽了抽,就衝主人公這滿是金錢味的外號她敢賭發生在二十一年前的這個故事一定很俗套。
“這位萬貫錢不是咱們中州國人士,他是從西海國來的,是西海國寵妃的遠房表弟。據他自己說他是代表西海國皇室來咱們中州國做買賣的。”
“他可有憑證?”周遠良知道中州國與周邊幾個國家確實有各種層次的商業來往,但代表某國皇室或者大利益團體這事不是空口無憑地說一說就行的,需要信物、憑證。
魏捕頭搖頭。“萬貫錢拿不出憑證。他自己解釋說西海國皇室商隊分為明隊和暗隊,明隊負責普通物品的買賣,有信物和憑證,走官府渠道;暗隊負責特殊物資的買賣,沒有任何官方的憑證,走的是秘密渠道。他還說暗隊人員如此隱瞞身份是為了物資安全的需要。”
安萍兒很不屑地撇撇嘴。“嘁!走私就說走私唄,還編什麼明隊、暗隊的,真當別人都是傻子呢?”
魏捕頭微微一下,說:“咱們中州國的商家確實都不是傻子,知道這萬貫錢就是走私。但隻要能做成買賣、有錢賺,商家也不願意戳破他的這層皮。他們私底下喝酒、談生意時就直接稱呼他為國舅,假裝很好奇地聽他講西海國皇室的秘聞,其實就是為了哄萬貫錢高興、從他那低價拿貨。”
周遠良對西海國的前朝後宮不太了解,但天底下的事都差不多,略一思考也就能猜到是怎麼個情況了。
這個萬貫錢說什麼代表西海國皇室經商這純屬扯淡,但他跟西海國寵妃之間的親戚關係是真的。雖說一表三千裏,但總歸是有些瓜葛的,萬貫錢將賺到的好處分再給那位寵妃一些,西海國的文武官員自然就會對他的走私行徑睜一眼閉一眼的。哪怕不是全體官員都如此縱容他,但肯定會有些官員想巴結一下那位寵妃的,這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