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跟著感覺走(1 / 2)

安萍兒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技巧,就連在旁邊一直裝隱身人的周遠良都暗暗地點了一下頭。

如果安萍兒問王嫂“你認不認識安道長”,得到的回到很可能是“不認識”。但安萍兒問王嫂“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安道長”,這就默認她是認識安道長了、隻是不知道他們認識的時間。

當然了,如果王嫂真的不認識安道長,她自然會說不認識。但如果她認識安道長的話,她八成就想不到否認這個事實、而是想著究竟回答說多少年會比較合適。即使她本意不想承認自己認識安道長這件事,在安萍兒這種問話方式下也很難想到給出“我不認識他”這種答案。

況且王嫂現在的精神狀態不太好,經曆了驚訝、憤怒和尷尬後進入平和期的她注意力有些鬆弛、有些麻木,之前那兩句“福禍相依、道法自然”正是在這種狀況下說出來的,真正是沒經過大腦的審核就從嘴裏溜了出來。

安萍兒腦子轟鳴後停頓的時間有點長,好在王嫂的注意力不集中、沒注意到安萍兒的異常。於是王嫂就著了安萍兒的道,很隨意地就回答了一句:“當年九姨太曾去翠葉山紫金觀中上相,我見過安道長幾次。”

“幾次?”安萍兒的問話聲音偏低,不想驚擾了王嫂的失神狀態。

“啊?”王嫂忽然驚覺了過來,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臉色很不好。但之前的話已經說出去了,收是收不回來了,隻能盡力地找補。“也沒幾次,三次、兩次?時間太久了,不記得了。”王嫂想笑一下以緩和氣氛,未遂,那笑容很假。

安萍兒看了周遠良一眼,想跟他商量一下後續的話題。但王嫂現在明顯有些慌亂,是問話的最好時機。安萍兒沒時間跟周遠良詳細商量了,時不我待,錯了這個機會難免可惜。

當初在秋娘的對話中安萍兒犯了錯誤吃了虧。雖然最後證明那次錯誤對破案並沒什麼影響,但這事對安萍兒的心理是有影響的,導致她每次麵臨重要問話時都有那麼點不太舒服。

雖然感覺不太舒服,但安萍兒也是個倔脾氣,不會因為犯了一次錯而畏首畏尾的。即使這次又說錯話、做錯事又能怎樣?既然時間有限不容許她先跟周遠良進行溝通了,那安萍兒決定負起捕快的責任來主持這次問話。

“王嫂,昨天捕快在萬家舊宅九姨太小院的廂房二樓夾層裏發現了安道長的遺體。”

周遠良聽了安萍兒的這句話後微微皺了一下眉頭。這個案子現在還處於調查的初期,最好是不要向外透露過多的信息。安萍兒肯定明白其中的道理,那她為什麼當著王嫂的麵說這些呢?周遠良不知道為什麼,但他相信安萍兒這麼做肯定是有理由的,一個很過硬的理由。所以周遠良沒做任何表示,隻是繼續聽著。

王嫂的臉色瞬間就變白了。她想說點什麼,嘴唇動了動卻又發不出聲音。雙眼中泛有水霧,但沒滴落下來。

安萍兒略微歪頭,快速地分析著王嫂的表情。震驚?有一些。害怕?絕對有。慌亂?有。這些情緒都算是正常的,但這些情緒中混雜有悲傷這是為哪般?難道王嫂與師公之間感情深厚、為他的死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