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證詞(1 / 2)

雖然安萍兒當捕快的時間不長,但畢竟前後經過兩個案子了,很清楚努力破案後能體會到那種成就感的。但這個案子的偵破過程給安萍兒更多的是無力感。興奮的時候不是沒有,但無力的時候更多,這也靠猜、那也靠猜,安萍兒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在從一名捕快慢慢向算卦的行當靠攏了。

說實在的,她很希望在破案過程中能有個像栓子那樣的渾人出來跟自己打一架,哪怕對破案一點幫助都沒有呢也好過啥事也做。

周遠良的經驗比安萍兒豐富得多,自然知道安萍兒的這種無力感出自於哪裏。“一個發生在二十一年前的經年舊案,咱們能推理出大概就已經很不錯了。想找到人證、物證、鐵證如山地把犯人繩之以法?你的要求太高了。物證全都不在了,證人也死的死、走的走,根本沒給咱們留施展的餘地。”

“好吧。”安萍兒有點蔫蔫的,精神頭不足。

其實周遠良也挺煩悶的,但他還得鼓勵安萍兒,以免這丫頭因為一個案子辦得鬱悶而對捕快事業失去興趣。“你在這個案子表現還是不錯的。如果不是你發現廂房的一樓和二樓長度不一的話咱們就不能發現安道長的遺體,這個非常重要,是整個案子的基礎。”

安萍兒的心情好了一點點,腰也坐得直了一點點。

“再有就是發現神像上藏的那卷羊皮,這個也很重要。隻有確定了你師公的身份才能解釋通很多事情。雖然咱們很多事情是靠猜的,但咱們並不是瞎猜,所有的猜想就建立在線索和證據基礎上的。這個更準確地說是推理,是一種很有效的探案方法。”

安萍兒的心情更好了一點點。

“最重要的是你得到了王嫂的信任,她願意在臨終前說出她跟你師公的一些事,這個很不容易。親和力這種東西說起來蠻虛幻的,能有親和力這項天賦是你的優點,不要浪費了。”

安萍兒鄭重地點頭,說:“是。”稍一停頓,她略有猶豫地說:“公子,在王家時我想問一下王嫂……呃,她的大兒子是不是我師公的孩子來著,後來我看她的樣子太可憐了,而且我不想害了她的大兒子,所以……所以就沒問。公子,我是不是太婦人之仁?”

周遠良的第一想法就是調侃安萍兒“你本來就是一個‘婦人’、婦人之仁什麼的不是正合適嘛”但他忍住了,而是很認真地回答說:“你問了,王嫂未必會回答。即使王嫂作出回答也未必就是真相情況。”

安萍兒猛點頭。她覺得王嫂是個挺堅強的人,雖然當時王嫂已經自知命不久矣但也不會害了兒子的。所以不管王嫂的大兒子是不是安道長的骨血,王嫂的回答都會是否定。

周遠良微微一笑,說:“平安,你不必因為沒問這個問題而自責。這個案子與王家大公子無關,無論他生父是誰都不會影響這個案子的勘察。在這種情況下能不牽涉他就最好不要牽涉他。別說你隻是在王嫂臨終前與她交談幾句而已,就算是此案需要立卷宗、寫陳詞我都沒考慮過問這個問題。那孩子是無辜的。”

“噗!”

“你笑什麼?”周遠良不解。

“孩子?他今年二十歲,你幾歲?”

周遠良啞然失笑。他跟王家大公子同齡,生日好像也差不多,稱呼人家為孩子確實不太合適。“總之,我讚同你沒問王嫂這個問題。在探案過程中我們難免要進行取舍和選擇,選擇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同時放棄問另外一些沒價值或者不方便問的問題。例如王家大公子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