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娘子(1 / 2)

看著船越漂越遠,魏捕頭見難以施救就放棄了。他知道安萍兒水性好,知道這姑娘一定有辦法回來。至於楊三嘛,魏捕頭不知道他會不會水、也不關心這事,反正是他自己要往船上跳的。於是魏捕頭很是安心地帶人將褐衣青年和黑衣青年押送回縣衙,另外派人將桂花送了回去。

安萍兒極目遠眺,見岸上的捕快們毫無牽掛地回城去了,明白了他們是怎麼想的了。“好吧,公子,咱們隻能自力更生了。”

現在泅水回去也不是不可能,但距離遠且水流湍急,周遠良坦言自己不會水,靠著安萍兒和楊三想將周遠良帶回岸上去還是蠻辛苦的。況且周遠良是縣令大人、戶部尚書家的貴公子,萬一嗆口水什麼的誰賠得起呀?

於是簡單一商議,周遠良拍板決定就這麼坐著船順流而下吧。福溪上有多道稅收碼頭,例如南麵相鄰的筆文縣就有碼頭、有水軍船隻巡航,讓他們幫忙將船牽引靠岸就行了。至多傍晚時分就能到筆文縣水域內了,三人倒也不著急,在甲板上紛紛落座。

“謝謝。”周遠良向楊三致謝,感謝他主動跳船搭救之情。

楊三忙擺手,表示不用謝。

周遠良在雇傭兩個孩子回城報信後就開始琢磨後續的事。他怕那兩個孩子說不清楚具體地點導致捕快們出城門後沒有目標,於是便偷偷上了船,卸去了船帆、從欄杆上解下一段紅綢、然後將紅綢升至桅杆頂部。雖然事前沒有這麼約定,但周遠良相信桅杆上飄著顯眼紅綢這事一定能引起魏捕頭的注意,即可來幫忙。

忙完這些後周遠良沒有立刻下船,而是站在船上觀察著岸上的情況,想看看能不能給安萍兒幫幫忙。他看到有些膽子大的人沒有離開,而是留下來看打架,但他真沒看到楊三,於是問:“你怎麼知道我在船上的?”

楊三連比劃帶寫字地告訴周遠良,他是看到安萍兒忽然衝向客船才看到周遠良也在船上,他怕安萍兒一個人搞不定這麼多匪徒才跟著衝上來幫忙的。

周遠良點了點頭,不疑有他,完全沒想到楊三在周遠良上船來係紅綢時就已經注意到了他、等到匪人上了船準備離岸時立馬決定來營救。若不是因為當時楊三隱藏在圍觀群眾中、離碼頭比較遠,在碼頭上起跳時他根本不會落後安萍兒一步。

這些事周遠良和安萍兒自然想不到,楊三也不打算說給他們聽。

正當三人無聊悶坐之際,忽然,船艙中有輕微響動聲,著實嚇了安萍兒一跳。她立馬起身,警覺地看著船艙口。

楊三比安萍兒的反應慢了一些,但他也聽到了船艙中響起的輕輕的腳步聲。船上居然還有人!兩個在岸上被俘,另外五個他都親眼看著他們落水了,船上怎麼還會有人?也不知此人是敵是友。楊三一邊想著一邊迅速起身,護在了周遠良的身前。

周遠良沒聽到什麼聲音,但他見安萍兒和楊三都如此緊張地盯著船艙門口看,自然猜到船艙裏有什麼,於是也緊緊盯住船艙門口掛著的喜字簾布。

簾布一挑,一位身著大紅喜服的女子低頭緩步走出,看這身行頭就知道她是即將出嫁的新娘子。安萍兒頓時覺得萬分歉意,很顯然是河邊的這場鬥毆攪了人家的好事。雖然這事是飛虎他們挑起的、船也是他們搶的,責任不在安萍兒,但飛虎他們已經水遁了,這個道歉的責任嘩啦就落在安萍兒他們的頭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