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談話環境(1 / 2)

安萍兒很有耐心地坐在小板凳上看著李氏,等待著李氏的回答。而李氏則呆呆地坐在地上垂著頭,不知在想什麼。

此刻整個女囚室區非常安靜,這兩人相隔不遠地坐在木欄杆兩側,誰也不說話,氣氛略略有些壓抑。安靜、濕潤、略微黑暗的環境本來是比較容易令人放鬆心情、比較適合談話的,在這種環境中人更容易說出心裏話。隻可惜現在的這種壓抑氣氛破壞了原本的寧靜、輕鬆,導致不再適合輕鬆愉快地談話,李氏稍微緊繃的身體就是證明。

當然了,這種壓迫感是安萍兒故意為之的,是精神上的“刑訊逼供”的一部分。

談話什麼的很柔和、很美好,但通常見效比較慢,尤其是遇到李氏這種顯然不健談的人,猴年馬月都未必能談到最核心的問題。安萍兒不喜歡待在監牢裏,盡管她是坐在柵欄外的那個人,她希望能早點收工,於是就從思維到語言全方位地給李氏施壓,以求提高問話效率。

一、二、三、四、五……安萍兒默默地數著數,等待李氏開口說話。可安萍兒都數到一百了柵欄裏那位依然毫無變化,從表情到動作都沒有變化,仿佛被定身了一般,絲毫沒有開口招供的意思。

安萍兒鬱悶極了,看來今天是不能早下班了。

這段時間的靜默倒也不是一無所獲,至少安萍兒確定現在整座監牢都很安靜。不隻是女囚室這邊安靜,就連男囚室那邊也沒有任何聲音傳過來。

雖說女囚室是個比較獨立的區域,但畢竟跟男囚室之間隻隔了一個大廳,三四丈的距離而已,吵嚷聲、喊叫聲是絕對可以傳過來的。既然現在安萍兒什麼聲音到聽不到,那說明男囚室那邊是真的很安靜。

關於監牢裏的囚犯時不時會吵嚷喊叫甚至打架鬥毆,安萍兒是聽她爹說的。雖然安父說的不是福陽縣的監牢,但天底下的監牢都一樣,不可能有太大的差別。像現在這樣一點吵嚷聲、喊叫聲都沒有的監牢隻能有兩種情況,要麼監牢裏沒犯人、要麼是獄吏用強硬手段控製著犯人們保持安靜。

安萍兒傾向於後者,而且她猜是周遠良提前打了招呼,為的就是給安萍兒和李氏創造一個良好的談話環境。如果周圍環境太過嘈雜的話人的情緒容易煩躁,隻怕李氏根本不想說話;另外,環境太嘈雜的話隻怕安萍兒都聽不清李氏說什麼。

看來周遠良早就預料到這次問話不會太順利了,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作為輔助。那他是怎麼預料到的呢?畢竟他沒見過李氏、完全不知道李氏是什麼脾氣秉性,不論是案卷記錄還是李俊等人的講述都沒說李氏是個能抗住壓力絕不招供的滾刀肉型犯人呀。

安萍兒是個非常聰明且勤於思考的人,雖然她沒能提前預料到這種情況,但現在麵對明明性格軟弱但居然能頂著壓力拒不說話的李氏,安萍兒終於想明白了。

李氏不是慣犯老油條滾刀肉,但她是死囚,而且很明顯是在她自己的努力下才被判死刑的。一個一心求死的人是沒有恐懼的,她能感覺到壓力,但不會迫於壓力而做她不想做的事。安萍兒直接問她是誰毒殺了她婆婆,這個問題顯然是她不願意回答的,於是死扛著。

明明因為空氣中無形的壓力已經身子都在微微顫抖了,但依然能死扛住不說話,李氏已經很好地表明了她的態度。

想明白這些後安萍兒很是佩服周遠良,太有先見之明了。看來今天隻能柔和地談話不能強硬著來,“刑訊逼供”什麼的就不要想了。但至於得柔和到什麼地步,需要安萍兒自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