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萍兒見魏捕頭沒有繼續辯論到底是不是高老爺害死他四位夫人的意思,於是就不再糾纏這事,而是轉回到原本的話題上。“高家是一個曆史悠久的家族,據說福陽縣剛建成的時候他們家就定居於此了。二三百年前高家好像還繁榮了一段時間呢,所以才能在北城買下一大片宅邸。現在的高家是不行了,除了人口眾多以外就毫無特點,像高老爺這樣富庶但決算不上巨富的人已經是高家家族中最好的了。
高老爺一直沒孩子,這可樂壞了他的不少親戚,這些人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過繼給高老爺、將來繼承高老爺的財產。高老爺不想收養孩子,他想要生他自己的孩子。也不知是聽了什麼人攛掇,說年輕體壯的女子好生養,而且還說中州國的女子嬌氣、體力差,所以高老爺才決定去南遙國娶媳婦。
高老夫人自幼就幫著家裏幹活、照顧弟弟妹妹,據說十五歲時她能獨立宰殺一頭小一些的豬,體力非常好、非常符合高老爺的要求。再加上她長相清秀、吃苦耐勞的,高老爺一眼就相中了,扔下一堆銀子就把那個年齡能當他孫女的女人帶回家了。
南遙國的語言跟咱們中州國完全不同,據說高老夫人剛來時一句話中州國的話都不會說,別人跟她說話時隻能連說帶比劃,她勉強能‘聽’懂一點。現在很多人認同說高老夫人是傳奇人物,第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她在零基礎的情況下用了兩年時間就學會了中州國的語言和大部分文字。
第二個原因是在高老爺過世後她作為孤兒的寡母能保住高家的財產不被那些所謂的高家家族中人瓜分,而且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裏高家的產業一直發展良好,家產比高老爺在世時還有豐厚。”說到此處安萍兒看向魏捕頭,向他求證。
魏捕頭點頭確認,高家現在的財產數量比之高老爺在世時翻了一番還有餘,算得上是真正的富裕人家了。
安萍兒繼續講:“第三個原因是高老夫人將她的獨子高縝,也就是高通判,培養成才。高通判自幼就飽讀詩書,十九歲中秀才,二十五歲中進士,在致遠府一步步高升,現任通判。高通判是高家家族曆史上第一個、目前也是唯一一個中了進士的人,可以這麼說,在高通判中進士後大家才承認‘高家家族’,此前隻能稱為老高家。”
周遠良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但為了不影響安萍兒的講述而沒有說出來。
安萍兒不知怎的立馬就讀懂了周遠良的疑惑,解釋說:“高通判早年就想接高老夫人到身邊贍養,可是高老夫人不習慣致遠府的幹燥氣候,而且福陽縣這邊的產業也需要她打理,所以高老夫人去致遠府住了兩個月就回來了。”
周遠良嘴角微翹,一副很愉悅的樣子。不是因為安萍兒的解惑,而是因為安萍兒讀懂了他的疑惑。
安萍兒的心猛地一跳,小臉紅彤彤,努力了半天才想起來自己接下來想說什麼。“高通判出生時高老爺已經六十四歲了,別說高家家族的人質疑他的血統了,當時福陽縣得有一多半的人不相信高通判是高老爺親生的。雖然高老爺一直表現得很高興、聽到些風言風語的也不放在心上,就差在腦門上刻‘我相信我老婆’的標語了,但質疑的聲音一直就沒停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