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商們的禮物(1 / 3)

東門慶來到東偏廳,早有三個人等在那裏,其中兩個是東門安、東門高父子,另一個卻不認識。一進門,東門安引見,那漢子果然就是姚大總,這次來卻是替大海商許棟、王直下禮來了。

東門慶致歉道:“家父出去了,一時半會怕回不來,卻讓姚先生空走了一趟。”

許棟、王直都是徽州人,徽州商人是儒商的代表,雖做生意,不忘讀書,姚大總在許棟手下多時,舉止談吐也有些斯文,聽了東門慶的話忙說:“見到四公子,也是一樣。姚某人是海上行走的人,也不好在泉州久留,這次是代許舶主、王舶主他們來賀霸爺兩子登科,更祝四公子五公子前程無論!”

東門慶笑道:“中個秀才,算不得登科。”又問:“許舶主、王舶主他們在泉州嗎?消息好快。”

姚大總道:“姚某與許舶主、王舶主有幾個月未見了,他們二位眼下應該在雙嶼,也可能去日本了。不過當年許舶主得霸爺活命大恩,這些年我們這些人又多蒙大官人庇護,才算有口飯吃,性命與富貴都是霸爺給的,逢年過節來府上請禮問安,都是應該的。何況如今這等大喜事!”

東門慶一聽,就知道許棟、王直其實都還沒得到消息,隻是他們留在泉州的代理人聽到風聲前來打點——許、王等人身居海上,身份特殊,要到泉州、福州這等大府頗有風險,平時年節孝敬,或是出了緊急之事,都是由他們在泉州的代理人從權代辦。

姚大總呈上禮單,東門安接過轉交給東門慶,東門慶打開掃了一眼,見禮單上列著:

西洋羽緞一匹

西洋剪絨單二匹

倭國兜羅絨五匹

西洋雪布十二尺

小白甌一對

回青瓷瓶兩對

玻璃小屏風一麵

玻璃大屏風一麵

東倭名刀兩對

西洋鳥銃十二支

黃金一百兩

白銀五千兩

除了這些之外,又有彩緞等尋常禮物若幹,卻不在禮單之內,禮單下麵落款,有許二、王某、李某、許六、徐某、葉某、方某、謝某。都隻寫姓,不書名。

原來許棟王直等人犯禁出海,從他們出海那一刻起,依《大明律》便已是欽犯,所以這禮單上也隻寫姓不敢寫名,以防出了意外落到仇家手裏成為東門霸勾結大盜的證據。東門慶聽三哥東門序說過這些海上大豪的事,知道許二就是許棟,王某就是王直,李某就是無法無天李光頭,許六是許棟的六弟許桂,此下四人,分別是黃岩澳主徐惟學、翻浪蛟葉宗滿、海上鍾離方廷助與千裏風謝和——全是縱橫東洋的海上大盜!

東門慶看了禮單,覺得別的禮物也就算了,隻是對那兩對倭刀、十二支鳥銃頗感興趣,但臉上也沒表現出來,掃了那堆禮物一眼,隻見裏麵沒有倭刀,倒有十二個並排陳列著的長方形紙盒,想必就是那十二支西洋鳥銃。他就將禮單交給東門安,說道:“眾位舶主太破費了。”

姚大總道:“四公子見笑了,這等菲薄禮物,實甚寒磣。隻是想著霸爺寬宏大度不致見笑,才敢拿來。此外還有兩份禮物,禮單上未寫,卻是去年三公子偶爾提起,我們這些粗人記著了,許舶主、王舶主他們知道後命人精心挑選來的。”

東門慶問是什麼,姚大總道:“已經帶來了,不知四公子可要看看?”

東門慶笑道:“想來這兩份禮物不尋常,許船主、王船主是海上縱橫的人,挑選出來的寶貝定能讓我們這些井底之蛙大開眼界!”

姚大總微微一笑,拍了拍手掌,門後便走出五個身著倭島服飾的女人來,每人手裏捧著一樣樂器,身形雖矮,但也各有風情。姚大總說道:“倭奴人種鄙賤,能入眼的不多,這是王船主托九州大名花了好大功夫搜索到的五個女奴,頗知音律,望能博霸爺一笑。”

東門高也在旁邊湊趣說:“四公子,要不要讓他們演奏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