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珊生了個兒子,長得白白胖胖,虎頭虎腦,和大壯小時候一樣,可把他高興壞了,整天舉在頭頂、抱在懷裏,不讓任何人觸摸。林子作為他的幹爹,為其取名友諒,意指他和大壯間互相體諒的深厚友誼。陳友諒這個名字,便在親戚朋友間迅速傳開了,大家不由自主想起元朝末年那位敗在朱元璋手下的一時梟雄,還有那個《倚天屠龍記》中詭計多端的丐幫第八代長老陳友諒,怎麼說,都是一代風雲人物,取這樣大氣的名字完全配得上大壯現在的身價和地位。
章玲花也結婚了,與一個富商定居在了香港,臨走時開玩笑說:“林子,姐走了會不會想我啊?”
林子紅著臉說:“當然會想。”
章玲花親昵地親了一口,飽含深情地說:“想了,就來香港找我,姐心裏永遠有你,大門隨時為你敞開!”
林子不好意思地說了聲:“嗬嗬,我怕又弄疼你,還是不去了吧?”
章玲花臉紅心跳地回應:“沒事,姐能容得下,就怕你不來忘了我!”
林子又和她挑*逗一陣,送她去了金峰機場,目送離開,心裏悵然若失。
李玉芳和林子保持聯係,既是初戀,又是朋友,關係挺好。在她結婚那天,林子懷著惆悵的心情送上了沉重的祝福。
李翠蓮和張茜茜已經身為人母,孩子都快上初中了,衣食無憂,在林子的幫助下,進入他的養殖公司,接家人在縣城買了房,生活過得平凡但很充實。
林子為家鄉做了很大貢獻。修了幾條路,建了幾所希望小學。隻要村裏人來找他,一定不會讓他空著手失望回去,要麼安排工作,要麼“借貸”錢財,總之把他們看作親人當作朋友,滿腔熱情幫他們解決困難問題,並不求他們能回報什麼。為了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他專門修建愛心書屋和藝術園地,高薪請來金峰市美術音樂舞蹈書法等方麵的幾位專業老師,讓孩子們寒暑假期間,過一段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不僅讓家人在外地放心工作,也讓他們獲得一技之長。為空巢老人也想了辦法,他捐資修建了一所養老院,雇傭同村婦女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讓他們在那裏安度晚年,不僅為政府解決了後顧之憂,也為老人晚年生活帶去福音。為了徹底解決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的問題,他號召大家回鄉務工,不會技術的教技術,沒有文化的教文化,不能幹重活的派輕活,能創業的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凡事投奔他來的,都安排妥當,解決他們了的後顧之憂。
經過五年多的努力,後山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夏北鄉其它村莊也獲益匪淺,慢慢擺脫貧困走上康莊大道。
因此,林子成了今年全省的勞動模範和愛心企業家,受到省委書記親切接見,得到省市縣鄉各級領導的普遍讚譽和一致好評。
幾年來,夏北鄉家家戶戶,但凡有婚喪嫁娶的大事,林子自然成為每家的座上客,是大家保留在心底的特殊而重要的“家人”和“朋友”,如果請不到他,就感覺心裏差點什麼,總感覺不得勁,良心上過意不去。
林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一定會親自參加,送上厚禮和安慰,如果有事真去不了,也會請幾位兄弟代為參加,表達對鄉親們的熱愛和感謝,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從未間斷過。
毫不誇張地說,林子已經有了上百個幹兒子和幹女兒了,成了大大小小學校的名譽校長,還有了省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省政協常委、省工商聯合會名譽會長、省扶貧基金會常務副會長、省委統戰部特別顧問、金峰市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市工商聯合會名譽會長、金峰大學名譽校長、臨山市政協常委……連續三屆成為省市縣鄉人大代表和黨代表,參與和主持過無數次公益活動,捐款捐物合計上千萬,成為數一數二的慈善大戶。
當各路媒體記者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時,他說如果沒有家鄉父老的關心和各級領導的幫助,不可能取得現在的成績,賺到的每一分錢,都離不開員工及其家屬們的鼎力支持,更離不開大大小小合作夥伴和顧客的默默關心,人的欲望是無限的,錢永遠都賺不夠,但他的愛心也隨之膨脹壯大,賺一塊就要奉獻出一毛的良心,絕不會隻顧自己吃飽喝足,不顧困難群眾的生活困難,一定會將慈善事業搞下去,在有生之年,能盡量多地解決貧困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才不枉此生。
成坤老來得子,喜歡得不得了,整天在家逗兒子玩,將公司交給心腹打理,除非有大事需要他開會定奪,否則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裏,陪妻子和孩子,過著幸福富足的生活。
郎威年近五十,娶了二婚老婆,也很滿足和得意,把別人孩子當成自己親生的,倍加寵愛,並沒有嫌棄不是自己的種,夫妻關係和諧,婚姻生活美滿幸福,也算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龍齒也有了妻室,還是原來的老相好,雖然父母不同意,但還是硬娶了過來,隨後生下一個女兒,也算是個全活人了。妻子自知身份低賤,對他父母孝順有加,坐在家裏侍奉雙親,相夫教女,也漸漸贏得了婆家人的理解和好感,一家人和和美美,日子過得順心如意,也算有了一個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