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台月台榭錯落,中有高閣,樂而有舞悅目,靜而有茶盈香,有酒醉人而不頹廢,有美相伴而不荒淫,堪稱品格高雅,意趣清新。此處來人並不十分多,但不是一擲千金的豪門貴族,就是聲名在外的墨客鴻儒,慢慢也就在玉京中創出清名。
站在瑤台月三樓,可以清楚看見對麵的天舞銀河的舞姬們正在門前排練舞蹈,吸引了不少過路人的目光。
天舞銀河和瑤台月兩家歌舞坊,一動一靜,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穩居玉京歌舞坊魁首,外表看起來八杆子揮不上關係,卻無人知曉,這兩家連同另幾家歌舞坊,背後是同一個主人。
歌舞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強強聯手,難道等著被別人吞掉嗎?
蘭傾旖饒有興趣地欣賞著樓下街景,手中一柄紈扇,慢慢地扇。
桌邊,青衣素顏的女子,正手法純熟地煮茶。
天氣逐漸熱起來,日光如流火,籠罩在如火如荼的熱鬧夏景中,巍巍皇城,都似被炎熱籠罩在靜止的時間裏。
蘭傾旖站在窗前,麵無表情地盯著皇宮的方向出神,唇角一抹清淡笑意,似嘲似憫,目光裏似有波浪湧動,翻滾不休。
剛剛聽說傳遍皇城內外的消息時,她就知道,六皇子那夥人出手了。
她猜的果然沒錯,他們早就計劃好了,那個出名剛正不阿平民出身的武狀元,還真起了大用。
一舉敲響登聞鼓叩閽陳情,狀告當朝太子。
好膽識!大氣魄!
隆隆鼓聲驚動了大半個京城,這麵鼓是黎國設在宮門之外,供身負奇冤的朝臣百姓叩閽而用,以示民事如天,天下至公。
隻不過這門檻太高,尋常案件也夠不上“奇冤”,漸漸就成了擺設,黎國建國至今,這鼓聲敲響的次數屈指可數。如今一朝敲響,震動京華。
狀告太子暗中指使禦林軍軍士誣陷他“私盜武器通敵賣國”,並當堂列出人證物證,消息傳出,人人凜然。
禦林軍裏九成九都是名門貴族出身,來了個平民階級被排擠太正常了,偏偏這位平民還特別能幹特別出色深受上司信任,人品才能均是上乘,更重要的是,他還得罪了太子的姻親。
一切看上去都水到渠成符合事件發展規律和人性特點,證據確鑿,一目了然。
蘭傾旖以旁觀者的角度冷眼相待,覺得這件事固然是有人特意耍了點小心機,可太子是什麼德行誰不知道?就算沒人特意將這位武狀元安排到禦林軍,就太子那個傻樣,這種事遲早會出!
如今不過是提前了而已。
行為不正品行不端,遲早有倒黴處!
這出案件引來了大量的平民百姓矚目,畢竟這世上平民百姓的數量是最多的。對他們來說,這位同樣出身平民的武狀元是自己人,天生就有親切感。而以太子為代表的貴族,與他們不同圈子,自然就隔了一層,加以引導就能形成抵觸心理,這跟窮人和富人不親近是一個道理。
如今真相揭露,影響惡劣,百姓的想法可想而知。光是輿論壓力,皇帝就不得不重視,不管他願不願意,即使是為了給百姓一個交代,都要對太子加以懲戒,況且登聞鼓不是白敲的,這件事鬧得這麼大,他要是不給個處罰,怎麼標榜“公正”?怎麼取信於民?好麵子的老皇帝,就算是做戲,也要罰上一罰。
此事玉京人盡皆知,老皇帝想不了了之都不可能。
蘭傾旖不得不稱讚,倒不是稱讚這計策有多高明,而是稱讚這使計者對皇帝和太子性格的了解。這完全是針對兩人的性格出的計策,太子就是喊冤都沒人信。
至於這位不畏權貴風骨耿介的武狀元,旁人不說,百姓們定然是大加讚賞視為英雄的。
真是……這要讓人說什麼好呢?大奸手筆,除掉政敵還要享盡天下人的讚譽,明明是幹了壞事,可所有人都當他是英雄。那位看起來儒雅溫潤的六皇子,還真是……人不可貌相。
她嘖嘖稱讚,安靜等著看戲。
太子驕狂自大,蠢鈍有餘心機不足,在奪嫡之路上注定會死的很慘,這種沒用的貨色也不值得她耗費力氣相助,死就死了。她也不心疼。
很多小事彙聚在一起就成了大事,暗中布局的人壓根就沒想過要將太子一棍子打死,他隻會慢慢地磨,磨掉太子的耐性,逼得他在沒完沒了的挫折和麻煩中失去理智,最終發狂。
蘭傾旖不得不承認這是個好辦法,完完全全的借刀殺人不落痕跡。
她在桌前坐下,接過青衣女子遞來的茶杯,並不忙著喝,看著茶杯出神。
茶是好茶,香氣繚繞,碧葉清盞翠淺明亮,其上隱有雪霧之色繚繞。
茶葉沉浮不定,如她此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