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圍城(1 / 2)

十月三十,城外的黎國大軍開始第二次往城裏射箭。

依然是撅斷箭頭捆綁紙張絲絹的帶信的箭,這次的內容很雜亂,但衝擊力也不小。

第一輪箭射針對的是文武百官,旨在減少陸航的支持者,損壞他的名聲。

而這第二輪,針對的是城中的軍民,意在離間民心軍心,讓陸航成為徹徹底底的孤家寡人。

首先,就是陸航和宋汝鵬的秘密協議。那紙見不得人的協議書,被陰損的聞人嵐崢大喇喇公布於眾,尤其是陸航的那封親筆血書,不知道被他用什麼法子拿到手,直接貼在國子監圍牆下,任誰看到都知道這沒辦法仿製,親筆血書可以找人模仿字跡造假,但上頭加蓋的玉璽和私印,不可能造假——除非聞人嵐崢有辦法把這兩樣東西拿到手。

可是這可能嗎?

別逗了,要是這兩樣東西他都拿到手,還用得著大軍圍城?他早就名正言順地坐上雲國王座了。

消息傳開,尚且還有人不相信,其中就包括那些稱病不出躲避在家的重臣,然而這東西送到他們手上,看過一遍遍,他們以吹毛求疵的態度找了又找,也沒能找出半分造假的痕跡。

民意沸騰如潮,燕都城裏因為這封親筆血書炸開鍋,尤其是燕都守軍,士氣越發降低,對陸航和宋汝鵬的怨氣加深到無以複加的地步。

甚至都不用城中的暗探加以挑撥,那些求名的文人,都能寫出無數檄文將陸航罵得一無是處。

文人這種東西,最是不能輕易處理——百姓大多無知,輿論主要就是靠這些文人傳播,殺他們,他們覺得名垂青史,辱他們,他們覺得千古流芳,動他們一根手指,立即坐實殘暴不仁、不尊道義、扼殺讀書人的罪名,這些人又喜歡逮人痛腳,捕風捉影的得到什麼消息都能拿出來說,何況是這種實打實的事?利嘴一張文章一做,添油加醋說的有鼻子有眼,無知百姓難免被牽著鼻子走。

城中本就人心惶惶民心不定,再來上這麼一出,絕對是雪上加霜。

而民意這個東西,平時可以隨意糊弄,但一旦沸騰如潮時,即使是帝王,也不敢輕攖其鋒。

陸航怒發如狂,被一步步逼到絕路,卻無計可施。

其次,著重宣傳雲國雙璧近二十年來為國盡忠威震諸國的豐功偉績和她們如今的淒涼慘淡下場,尤其是三年前嘉水關下赫連若水的遭遇,白紙黑字地指出陸航是怎樣不放心赫連若水,怕自己的身世被她知道,因此暗中謀害赫連徹逼赫連若水回來,又特意掐著她回來的時間進行邊軍換防,致使嘉水關防衛空虛,好光明正大地對赫連若水的求援置之不理。矛頭直指陸航為一己私利不顧國家大局,對忠臣殺人滅口,使兩國燃起戰火雲雲。

嘉水關下驚動天下的那場變故,致使雲國大亂,雲國境內一直嚴禁談論此事,百姓們隱約聽說過一些,但沒人知道真相,如今才知道這些完整的內情。

這些話出自赫連若水最親近的人口中,當即大多數人都相信,部分人即使有所懷疑,但證據確鑿,他們想說這是假的也找不到疑點,何況有先前的鋪墊,陸航的身世暴露,他會有這種舉動也合情合理。

聞人嵐崢沒指望城中所有人都相信,隻要在他們心裏灑下懷疑的種子,動搖人心和城中軍民的信念,他就達到了目的。

經過這兩輪打擊,陸航的威望和民心軍心都跌到最低點,即使城中還有人想反抗,基本上也沒有能力和他作對。再圍十天半個月的城,他就可以數著日子等燕都城門自行打開。

接著他不遺餘力地瓦解城中百姓的抵抗力,不斷向城中百姓介紹自己的主張和已占領城池的現狀,並列出已其他城池士兵的狀況,比如某家小子加入起義軍如今已是百夫長,比如某地痞流氓浪子回頭如今是正規軍中級軍官,比如某平民家二小子如今靠戰功升遷,裏麵甚至詳細到介紹出這些人的家庭住址家中人口……

最後他表明自己的誠意,承諾會保住城中百姓的安康,善待文武百官。

這些文字博古通今,引經據典,字字珠璣,看得人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即跳起來刀刀斬盡仇人頭。

陸航偶爾看到幾張這樣的紙,隻覺得手腳發涼頭皮發麻,整個人都像被扔進冰窟窿裏泡了個透心涼。

聞人嵐崢是不是把所有手段都用上了,就為讓他嚐嚐跌入地獄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