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有多餘的時間,我會把裏描寫得很美妙的語句摘抄下來,等到我自己寫東西的時候,變通借用一番。不過,這種時間並不是很多,隻有等到下雨,而且哥哥能帶書回來,能把書借給我看,即使不借,我也能偷過來看一下。記得偷哥哥帶回《複活》的時候,正好下雨,我坐在火爐邊,一邊看一邊用老師獎勵我的本子摘抄好句子。記得有一段是描寫春陽光的,用的詞很曖昧,但我覺得還可以,第二年春,老師讓我們寫一篇關於春的作文,我就借用了這一段,並根據我自己的感覺修改了幾個詞,老師看後,覺得太神了,認為不是我自己寫的作文,懷疑是我從別處抄來的,可他找遍了他身邊的作文書,都沒有我寫的類型,於是,他把我請進了他的辦公室,問我這段話是誰寫的,我把我寫這段話的來龍去脈講給老師聽,老師恍然大悟,覺得不可思議。
我最得意的時候,是在暑假偷哥哥的書看。哥哥看書很慢,也很講究排場,而我,隨時都喜歡看,也不管什麼書,拿起來就看。夏的,就像孩子的臉,烏雲一來,馬上就狂風大作,暴雨傾注,我趕緊跑回家把哥哥的書偷過來,躲到一個角落裏悄悄地看上幾頁。等到雨停了,又趕緊還回去。就這樣,在這個暑假裏,我偷看了哥哥借回家的《桃花扇》、《鏡花緣》、《嶽全傳》、《薛家將》……哥哥不上高中了,他的書不多了,我就開始給生產隊裏其他人借書看,記得我借的第一本書就是《保衛延安》,那是一本繁體字書,我對著字典,硬是把一本五六百頁的繁體字書給看完了,後來,又從鄰居家借來了《紅岩》、《三國演義》、《水滸》……等到我上高中的時候,自己成了學校圖書室的管理員,因為喜歡看書,老師也信任我,我也不用偷,自己就去圖書室看了,可我還是久久不能忘卻那段偷書看的日子,因為古人得好“書非借不能讀”,何況是偷書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