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嘯坤之死(2 / 2)

司馬靜聽李度這麼說,臉上立刻閃過一道陰影,心中不甚樂意。但是她仍然笑道:“這都是李總管的了,悉聽尊便吧。”

李度又連忙拜謝。然後又起身告辭了。

司馬靜又向龍嘯虎道:“皇上,南王的死是皆大歡喜,你不必為此愁腸百結了。”

龍嘯虎沒有回聲,隻是一動不動的坐在那裏發著呆。

司馬靜又道:“我回去收拾收拾,一會兒咱們去南王府。”

辦完了龍嘯坤的葬禮,司馬靜心中的那塊大石頭總算落地了。這時,她想起她曾在觀音菩薩像前許下心願,如果此事能夠進展順利,她將為觀音菩薩重修廟宇,重塑金身。

所以,次日她便命人去辦此事。

就在這時,突然有人來回說,李度懸梁自盡了。

這個消息對司馬靜來說太突然,在她的心中殺不殺李度,還沒有完全定奪。也許她會留著他的。

司馬靜長歎一聲道:“將李度厚葬,將其子加封二品一等帶刀侍衛,令他先回去守孝,待到孝滿,回來述職。”

說完,司馬靜覺得心中非常壓抑,她便出去透透氣。

這時她看到小玉正在那裏擺弄花草,她不禁看了小玉一眼,這個丫頭知道自己太多的秘密了。如果留在身邊,萬一哪一天她的嘴不嚴,將司馬靜的事說出一兩件去,就令司馬靜無法做人。

想到這裏,司馬靜便向小玉這邊走來。

“小玉,在忙什麼呢?”司馬靜笑問道。

小玉一看是司馬靜,忙站起身來陪笑道:“奴婢在拾掇拾掇一下這些花草,不然太難看了。”

司馬靜又笑道:“還是你有心。你趕緊拾掇吧,我在這裏坐會兒和你說會兒話。”

說著,她便坐在走廊的木板上。

她又問道:“你今年多大了,跟著我多長時間了?”

小玉答道:“奴婢比太後小五歲,今年二十六了,從十一歲就跟著太後,到今年整整十五個春秋了。”

司馬靜歎息道:“哎,時間過得好快啊,轉眼間十五年過去了。在我的印象裏你還是那個可愛的小女孩兒呢。沒想到你都二十六了,是時候找一個好人家嫁了。”

小玉聽司馬靜這麼說,頓時臉色羞得通紅道:“奴婢終身不嫁,奴婢要伺候太後一輩子。”

司馬靜以為小玉這是因為害羞而故意這樣說的,所以她又道:“我倒是為你尋摸了一個好人,就是在江南茶莊裏有一個製茶師叫做陸小羽,年紀比你大些,但是沒有娶過,人也老實。不如我給你們撮合一下, 你就嫁過去享福得了。”

司馬靜的話音剛落,沒想到小玉突然站起來道:“太後,奴婢說話算話,說不嫁就不嫁,您就是拿刀架在奴婢的脖子上,奴婢也不會嫁的。”

此時,司馬靜才知道小玉是真的不想出家。但是她現在看到小玉便覺得十分礙眼。最後她咬咬牙狠狠心,決定忍痛割愛。

那天傍晚,司馬靜趁人不主意,提著一壺酒來到了小玉的房間。

此時,小玉正躺在床上發呆,她見司馬靜進來忙站了起來道:“太後,您找奴婢有什麼事嗎?”

司馬靜笑道:“沒事兒,就是想找你聊聊天。還有,今白天的事兒都是我不好,我特意來向你賠禮道歉的,你不要放在心上了。”

小玉是一個聰明人,她見司馬靜拿著酒壺,心中便明白了司馬靜的意思。這就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雖然她不是謀臣,但是她在司馬靜的前半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她苦笑一聲道:“奴婢知道太後是為奴婢好,可是奴婢伺候慣了太後,一旦離開您,奴婢還不如死了算了。”

司馬靜剛要說話時,又聽小玉道:“太後,奴婢有點兒不舒服,不能陪您了,您先回去吧。”

司馬靜聽了心中一陣難過,眼睛裏含著眼淚就跑了出去。

司馬靜走後,小玉的眼中也頓時模糊了,她拿起司馬靜帶來的酒壺,不禁仰天大笑。但是此時她沒有勇氣將酒喝下去。

司馬靜回到房中,也是思緒萬千。此時她便覺得有些後悔,她知道小玉對她是忠心耿耿的,絕對做不出對不起自己的事。但是現在有可能小玉已經將酒喝下去了。

這時,她長歎一聲,便用《三國演義》中曹操那句名言自我安慰道:“哎,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說完,她躺在榻上閉上了眼睛,靜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