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果(1 / 2)

對於果,石榴開始並沒有注意。就像同學時一樣,彼此並沒有交集。石榴和果是小學和初中都是同學,同學九年好像也沒有說上九句話。對果的記憶也是從初中時開始的,隻記得那時候的果沉默寡言,總是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和褲子,低著頭,悶不吭聲,一個人獨來獨往。給石榴印象最深的就是,果白皙的皮膚,每次看到女孩子一下子就竄得通紅的樣子。

後來聽同學講,果的家裏非常貧窮,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兄弟姊妹6個,都特別能吃,有時候家裏連飯都沒得吃,有一次果在山上砍柴一下子昏倒了,差點餓死在山上,被同村人發現,背回家喂了點吃的才緩過來的。石榴在同學的眼裏是個什麼樣子,自己是一點都不記得了,隻記得那時候的自己很能吃,尤其是上了初中,正長身體,就母親的話講,像是餓牢裏放出來的孩子一樣,隻要是能吃的,碰到什麼吃什麼,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石榴把自己吃成了一個圓圓的小胖子,後來看照片才發現,自己的眼睛都胖得眯成一條縫了。

同學群裏的人太多,大家聯係上了以後,當年關係好的、性格相投的,各自加了好友開始私聊,再幾個性格相投的建立一個小群體,開啟了一個小小的私立空間。石榴也不記得,自己是怎麼被一個男同學拉到一個隻有十幾個人的小群裏,後來經過大家的商議,把有趣的果也拉了進來。在這個小空間裏,一幫年過四十的中年人,卻擁有一份童心,每天在群裏嘻嘻哈哈的,給平淡的生活倒是增添了不少樂趣。大家每天在群裏鬧一鬧,有空就彼此打趣一番,時間一長,比其他同學更多一份親近。

通過大家彼此的聊天,石榴對果的了解慢慢多了起來。據說,當年羞澀靦腆的果初中畢業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在遠在千裏之外的h市做成了大官,成了同學中最大的官。可以想像,一個沒有文憑、無依無靠的貧困農家子弟,能走到今天是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一種敬仰之情在石榴心裏油然而生。在群裏,石榴發現,果是一個活躍分子,雖然是做了大官,但沒有一點官架子,依然說著老家話,和同學葷素打趣,毫無顧忌。除了隨和,果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擅長模仿。有一次,一個同學把家鄉方言的大鼓書到群裏,果用家鄉話,把群裏的每一個人都加進去,改編得惟妙惟肖,逗得大家笑得眼淚流。尤其是喝完酒的果,更是放得下架子,說書唱歌一點都不難為情,隻要有他在,群裏總是熱鬧一片,實實在在的成了同學們的開心果。

所謂說人不可貌相,沒想到當年那個毫不起眼的果能走到今天,石榴回想自己當年,如果不是因為老公出外帶走了石榴的心,石榴如果不本著總是要走的心態去工作,因此放棄了很多升職機會,否則自己在一個10萬人的國有企業裏麵,至少也是一個科級幹部。遺憾歸遺憾,英雄惜英雄,他們私下加了彼此,除了平常節日問候,聊天也並不多。

微信發起時,紅包也剛好打得火熱。群裏同學一有空就起哄,勸人發紅包來打發時間。有一次,一個男同學不知什麼原因生在群裏說,要禁發十天紅包,邀請另外兩個男同學一起,其中就有一個果,隻搶不發。十幾人的一個群裏成了男同學隻搶不發,女同學怎麼威逼利誘也沒有用,好一個堅持原則。

那天,剛好幾個女同學在勸果發紅包,果死活不發,怎麼勸都沒有用。石榴潛水觀望,勸到最後,就有點動真格的了,一個女同學就半真半假的開玩笑說果,像個250,小氣不懂事。石榴就在私下勸果說,一個男人在女人麵前何必這麼較真,幾塊錢的事情能讓大家開心,何樂而不為!果也倒是聽話,趕緊發了一個,終於打破僵局。

這樣看來,在石榴眼裏,果倒也是一個單純可愛的大男人。

也因為,石榴的父親是果的啟蒙老師,果對石榴也更多一份親切。一次看到石榴在朋友圈發老爸的照片,果就問起老師的近況,讓石榴感受到果也是個戀舊的人,私下交流慢慢多起來。

私下交流多起來,但彼此之間隻不過比同學更多一份親切而已,沒有其它。

果告訴石榴說,自己初中一畢業就出來當兵。通過自己的努力,每次全國比賽總是拿第一的成績,所有考核都是全票通過,這麼多年,一直不敢鬆懈,慢慢走到今天的位置。交流多了,石榴發現果雖然是大官,可是他身上更多一份農民的質樸,家鄉的一草一木,家裏的一切農活,他也總能說出個一二三來。兩家隔得很近,走路不過20分鍾,中間隔條河,小時候雖然不認識,但一說起來,其實經常在同一條河裏玩耍,同飲一河水。他們聊著共同的同學,講著彼此熟知的山間地裏。果有時候更像一個大男孩一樣,說起自己小時候在河裏抓魚、在山上放牛、打豬草的事情,如何扯女同學的辮子,如何被同學慫恿向女廁所灑沙子,最後被人告狀,頭上被老師打了一個大包的趣事……當年沉默寡言的果,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話格外的多,總是逗得石榴咯咯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