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全川大剿匪5

紅口山區清剿“反共總司令”

經過近兩個月節節勝利的剿匪戰鬥,川西平原大股叛匪基本肅清,殘匪逃往川西北山區。號稱“中國青年反共救國軍”總司令的夏鬥樞,預感到末日來臨,驚慌失措,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亂竄。

這個夏鬥樞,本來是國民黨楊森部第二十軍軍長,就在楊漢烈擔任了他的軍長職位後,他便帶著自己的殘兵敗將逃到四川,和當地的一些地主惡霸以及慣匪、袍哥等反革命分子互相勾結,組成“中國青年反共救國軍”的反革命組織,匪眾達7000餘人,分七股盤踞在彭、灌兩縣交界的山區,繼續與人民為敵。

1950年7月的一天晚上,我五三七團接到了位於河壩場一位老鄉的報告,原來是那裏又出現了土匪搶劫的事件。

五三七團團首長立即打電話給一營,命令二連和三連去殲滅該地區的敵人。

當天晚上9時30分,我軍戰士分兩路向壩南山包抄過去。經過20多裏的奔襲,他們來到了壩南山的山腳下。從山腰中的亮光,我軍戰士判斷出,匪徒們很可能就在山腰上。於是我軍二連的戰士們從山背麵上去對土匪們進行圍攻。

可由於這壩南山是當地山中較高的山峰,山背後的道路非常崎嶇難走,當他們快要來到半山腰洞口時,一名戰士突然失足掉下了山崖,緊接著,一旁的樹杈鉤住了這個戰士的板機,“呯”的一聲,驚動了洞裏的土匪。

戰士們以最快的速度攀到了洞口,卻還是發現洞裏的土匪們已經逃之夭夭了。最後,我軍戰士在洞中搜出了一個女俘虜,經審問後,才知道原來這人本是匪首夏鬥樞的老婆,她的老公夏匪為了長期與我軍對壘,早在彭、灌兩縣交界的紅口山區修築了許多個據點,他們挖坑道、修地堡、設障礙,作為依托。方才,夏匪聽到槍聲後就已經從洞中的秘道逃走了。

我軍師首長得到這個重要消息後,立即派出五三五團和五三七團兵分兩路向夏匪發起追擊。

7月29日,我軍一個團從彭縣出發,另一個團從灌縣出發,順利到達小魚洞、深溪溝、白沙場等合圍位置。30日下午1時,我軍五三七團一營營長命令二連向幹溝方向搜索,自己帶領三連及配屬分隊由龍溪鎮向神仙崗清剿。按計劃完成了對敵縱深各點的包圍,並控製了外圍要點和要道。

第二天淩晨,我三連向鹿頂山之敵發起進攻,敵人的機槍從地堡裏瘋狂地向我軍掃射,阻擋我軍前進。三連長果斷地指揮機槍班占領有利地形,壓製敵人火力,命令我炮兵連對準敵人的工事射擊。二排戰士們則抓緊敵火力被壓製的有利時機,從側翼包抄上去。

狡猾的敵人見我軍來勢很猛,嚇得紛紛向獅子坪逃跑。我軍突擊隊的戰士們發揚窮追猛打、連續作戰的精神,直逼獅子坪。

匪參謀長夏茂芝,師長高壁成的巢穴就設在鹿頂山半山腰的山洞裏。陣地前沿挖有塹壕,還埋設了地雷。三連組織突擊隊進行攀登。在我機槍、大炮的掩護下,勇士們迅速攀了上去,用打、炸、爆的方法,直逼敵人洞口。正當三連向前發展時,突然,洞的右側一個暗火力點向我軍側射過來,衝在前麵的戰士犧牲了。

四班的一名戰士機智地從側翼爬了過去,把炸藥包投放在敵暗堡射孔旁,並拉著了導火索,但卻被狡猾的敵人用槍刺把炸藥包頂了回來。

為了消滅這夥敵人,我四班戰士不顧個人安危,用自己的身體將這個炸藥包頂到了敵人的暗堡口。霎時,隻聽見“轟”的一聲巨響,這名戰士和暗堡裏的敵人同歸於盡了。

很快,四班的其他勇士們衝進了洞口,將七八顆手榴彈一起甩進了匪穴,爆炸聲、喊叫聲混成一片。

乘著混亂,四班的戰士們又衝入了洞中匪司令部,活捉了匪首夏鬥樞和夏茂芝等人。

自此,我軍在紅口山區清剿敵人20多天,共殲匪75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