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大雪紛飛,寒風刺骨,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起居,反而平添了許些樂趣,顯得一派祥和。
“石頭,起床啦!再不起來又遲到了,先生又要打你手掌心!”一個中年婦女站在炕頭前喊到,通紅的手裏捏著一把韭菜,看樣子是準備做早飯。
“不是還早嗎,去這麼早幹嘛。”炕上的被子裏伸出一個小腦袋,懶洋洋的回答道。
中年婦女一邊掐著韭菜,一邊說:“隔壁的虎子都已經走了,你說還早不早?”
聽到這話,炕上的孩子呆不住了,像斷了弦的弓一樣,嘣的一下彈了起來,披上棉襖,隨手抓起一個冷饅頭就破門而出。
“哎哎,你這孩子,早飯都不吃了,真是的。”中年婦女看著雪地中慌忙的身影,又氣又想笑。
“完了完了,又要被打手掌心了。”這還在一邊啃著冷饅頭,一邊嘀咕著。要知道,虎子可是每次到學堂最晚的,他都走了,不用說,大多數情況下,先生已經到學堂了。
“哐當!”孩子衝開門,迎接他的是朗朗的讀書聲:“人之初,性本善……”
而那矮小的先生拿著戒尺,站在學堂前,米粒大小的眼睛,無比嚴肅的盯著他,令孩子感到害怕,仿佛能將他看穿。
孩子走到先生跟前,非常自覺的伸出手,略帶哭腔的說:“先生,下次我一定早點兒起床,一定不遲到……”
“啪!啪!啪!”這響亮的聲音回蕩在長長的學堂裏,朗朗的讀書聲嘎然而止,靜的出奇。
“項修,下次改正。”先生那渾厚的聲音回響在孩子耳邊,他知道,已經沒事兒了。捂著紅通通的手,坐在了椅子上,喃喃到:“先生怎麼打這麼重,疼死了……”
項修這名字是先生給取的。他父母給他取的名字叫項山石,就是希望他能像山石一樣,頑強的活下去。在他們這兒都認為名字越普通,這樣孩子容易養活。還有一點就是鎮上人們都是幾代貧農,鬥大的字不認識幾個,也就隻好給孩子取一些簡單普通的名字。如果那個人有出息了,要出去闖蕩,那家人就會到幾十裏外的集市上求那些有文化的人幫忙取個名字。要知道,在那些秀才文人眼中,貧農可是很低賤的,沒給他們足夠的好處,他們理都不會理。這可以讓鎮上的人們傷透了腦筋,但現在不同了,自從小鎮上來了個落魄的秀才,小鎮人們就像撿到寶一樣,給他找住處,送吃的,給錢財,就希望他能留下來,給孩子們教書。鎮上人們雖然鬥大的字不認識幾個,但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時間一長,這秀才也就成了村裏最為德高望重的老者,大小事宜,都要他出麵,給孩子取正名,也就都由他全權負責。
“好,今天開始學《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先生緩緩踱步在學堂中,一手拿著泛黃的《三字經》,一手拿著戒尺,背在身後,威嚴的小眼睛還不忘緊盯著這些頑皮的孩子。
項修呢?他的心思完全不在這古板的文字上,他望著窗外的鵝毛大雪,紛紛灑灑,遠處一兩縷輕柔的如同綢子的炊煙,多美啊!
“項修,又是你!”
“哎喲,疼……”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