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2 / 3)

蔚豐厚原為錢莊,開票號時資本為銀10萬兩,是侯蔭昌獨資開設的。

大德通,財東是祁縣喬家堡喬姓,原為茶葉莊。

存義公,財東為祁縣渠姓,原為布莊。

誌成信,財東為太穀員姓、孔姓,原為綢緞店。

大德玉,財東為榆次常姓,原為紅茶葉莊。

餘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說:“在上個世紀乃至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中國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們現在可以想像的那些地區,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紀初,山西,仍是中國堂而皇之的金融中心。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城市裏那些比較像樣的金融機構,最高總部大抵都在山西平遙縣和太穀縣幾條尋常的街道間,這些大城市隻不過是腰纏萬貫的山西商人小試身手的碼頭而已。”

平遙古街道平遙、祁縣、太穀原來隻是山西晉中的一般縣城。清末,晉商獲利最多的是票號,而平遙、祁縣、太穀是山西票號總號所在地,因此有金太穀、銀祁縣之稱,成為當時著名的金融城市。城內因為集市貿易而修築有市樓,這種市樓在國內很罕見,是修建於康熙年間,從宏偉高大的市樓建山西平遙古城築中不難看出當時商業的繁盛,市樓的對聯是:

五行氣正民生遂百尺樓高物象新;

朝晨午夕街三市讚風橋台井上樓。

清代,太穀縣隨著票號業的興起,成為祁、太、平三幫中之一幫,人稱金太穀、小北京。金太穀、小北京的自誇或他誇,是對太穀富有、氣派的一種比喻性描述。民謠稱“進了平遙城,銀子元寶絆倒人”。平遙城因擁有票號最多而馳名,當地百姓也以此為驕傲,民謠稱:

祁縣古街道日昌、蔚泰厚,涼帽殼殼窯窯鋪。

道東過來蔚豐厚、天成亨、新泰厚。

米家巷開的蔚長厚。

百川彙、百川通、郝登五寫的金字牌匾蔚盛號。

協同慶南街開,普天同慶貼門腦。

山西票號在曆史上存在了100年。在這100年中,前30年山西其他行業的商人尚處於興盛時期,中間的60年即鹹豐至光緒年間晉商逐漸走向衰落。山西票號的發展與山西其他行業的商人發展恰好相反,同治、光緒年間正好是票號發展的鼎盛時期,一盛一衰,相互交錯,由於興盛掩蓋了衰落,使晉商聲譽越來越高。

山西票號於道光元年(1821)在京晉地區產生後,道光七年(1827)秋、冬分號已經發展到魯、豫、奉、蘇等省,從而使北方五省去蘇州販貨每年須運去數百萬兩銀變為一紙彙票往來。由於票號適應了商品經濟的需求,發展很快,到1850年,票號分號發展到27個城市,一個分號一年的彙兌業務量在50萬至120萬之間,存放款業務也有30多萬,適應了當時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1851年爆發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從1853年乃至1860年從長沙、漢口、蕪湖、揚州、江寧、蘇州到山東、直隸、山西等地區連續不斷發生戰爭,票號發展受到挫折,票號總號有興有敗,雖數目和以前相同,但票號多裁減人數,收撤分號、縮小業務,所以贏利減少。票號收撤的城市涉及漢口、蕪湖、屯溪、江寧、揚州、蘇州、天津、北京、張家口、開封、成都等地。後來大都重新設莊。重慶是山西票號日昌最早設立分號的商埠之一,也是票號的發祥地之一。但重慶作為四川省對外貿易的門戶,是在太平天國起義削弱了漢口國內外貿易在長江中遊的中轉地位而發展起來的。

太平天國起義1862年開始,票號又進入一個發展階段,太平天國戰爭以後,票號的聲勢逐漸彌漫全國,票號家數由19世紀60年代以前的14家,發展到90年代初的28家,設分號的城鎮,由60年代以前的27個,增加到六七十個,輻射範圍除上海、杭州、福州、廈門等東南沿海發達城市外,還向營口、南昌、梧州、貴陽、昆明、蘭州、肅州、涼州、迪化、歸綏等東北、西南、西北地區延伸,形成了一個臂指相連的金融彙兌網。在埠與埠間資金調配、地區工商業和國內外貿易發展與繁榮方麵,票號都體現出左右市場的力量,票號的安危,漸漸影響著商業和金融市場的穩定。

光緒甲午、庚子以後,山西票號達到了鼎盛時期,標誌是票號總數由前期的11家發展到28家。票號在國內設立分號的城市由20多個增加到80多個,除在國內大中城市設立分號外,還漂洋過海在朝鮮仁川,日本大阪、神戶、東京也設有分號。

合盛元是山西票商在海外開設票號分號的第一家,創辦於道光十七年(1837),股東是祁縣城內郭家。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中國人到歐洲和日本等地從事工商業的人員數量相當多,出國留學日本也成為熱潮。然而這些華人在海外與國內親友的聯係也相當困難,尤其是兩地錢款的往來,完全依賴於大銀行,一方麵受到歧視刁難,另一方麵局限性很大,內陸省份更是難以彙兌。當時中國與各國的貿易也有較大的進展,與日本的進出口交易額逐年上升,這些都為開展國際金融流通服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山西票商意識到了這一點,合盛元搶先占領了日本市場,於1906年派台盛元開業申樹楷等人東渡日本開設分號。申樹楷是祁縣申村人,那年他僅僅26歲,年輕有為,他奉命到達日本神戶申請開設票號時,卻遭到日本官方的阻撓,按日本法令規定,外國人要在日本開設私立銀行,必須首先經過日本政府的正式批準。當時中國駐神戶的領事館得知此事後,熱情相助,很快向日本有關方麵出示證明書,證實合盛元為中國私家銀行,資本雄厚,信譽卓著。當地政府看到無法駁回,便報請大藏大臣批準。1907年,合盛元銀行神戶分號正式開張營業。清政府各部官員聞訊後也鼎力相助,按照國際慣例,照會日本政府要求予以優待保護。合盛元的同仁們也備受鼓舞,雄心勃勃,很快就建立了東京以及朝鮮仁川等地的營業所,並積極準備向歐洲及南洋等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