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連城古畫(2 / 2)

不由得嚇了一跳,這裏的布局與我所想象的不太一樣,向前十步的距離是一張四方的白樺木桌,半人多高,左右各有一張藤椅,藤椅上少許地長了一些蜘蛛網,在手電的光線照射下看得分明,這桌上的白色牆壁,掛著一幅吊睛白額的老虎畫像,老虎的神情極為逼真,給人一種撲捉獵物伺機而動的神色。

我握著手電,小心地朝那邊走去,想仔細看看這幅畫,我從小就對古董有那麼一些研究,畢竟倒鬥這一行就和古董明器打交道,如果什麼都不懂的話,就算給你下了地,也不懂取哪樣東西值錢。

我的行為舉止極為的小心,以至於汗流不止,走近那幅畫前一看,下意識地看了看老虎的眼睛,不由得嚇得大驚失色,不知道是我的心理作用還是潛意識的暗示,我總感覺這眼睛像是在直直地看著我,那眼神就像是要把我獵食了一般,要說這隻是一隻老虎,還是畫像中的,按理說用筆所畫的眼睛,不該這麼直逼人的內心,但此時的我知道,那老虎可是直直地望著自己,甚至絲毫沒有一點視線的偏移。

稍作鎮定,我深吸了一口氣,心說道:我的媽呀,真是背了,這東西看人怎麼這麼滲人,差點他娘的把我嚇死了,撐死都是隻紙老虎,怕他幹嘛。手電往上邊一照,那雙盯著我的虎目在此刻泛著淡淡的白光,應該是光線反射的效果,但卻將這畫像中的老虎更顯得栩栩如生。

我再靠近畫像往上邊一照,隻見這幅畫的左上角有一個印,上邊模糊地印著兩個字,很明顯上邊的這兩個字是宋體,我仔細辨認了一下,嘖了一聲,誒~這不是唐寅嗎,再仔細一看,頓時心裏又是一驚,我靠,還真的是唐寅,不是吧,明朝的畫?

唐寅,是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一。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民間有很多關於唐伯虎的傳說,比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的《唐伯虎點秋香》曾多次被改編成戲劇,以及拍成電視劇及電影。

要說真的是唐寅的真跡的話,這得值多少錢啊,我不禁咋舌,差點都忘了自己身在什麼地方了,我仔細看了看,靠近用手摸了摸,畫的表麵非常的光滑,偶有一些糙點,可以說,保存的非常之完好,試想想,明朝的東西,還是書畫一類的,要知道,最難保存就是這一類的東西了,不僅要防潮,還得各種小心地保管,我摸了摸紙張,輕輕用雙指輕輕磨了磨,應該是古時徽州那邊產的宣紙,這種紙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我不禁感歎地搖了搖頭,心說:好家夥,這畫搞不成還是真家夥!

我再仔細辨認了一下畫卷的年代,再次肯定了心中的猜測,如果這畫是真的,朝代是明代的已經八九不離十了,我的姥姥,這破房子怎麼會有如此值錢的東西,如果真如我心中猜測是唐寅真跡的話,這幅畫的價格還真是難以預測,簡直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