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打開數據中心的另一扇門(1 / 1)

打開數據中心的另一扇門

數據中心

作者:卜娜

“2013年下半年,基於22nm製程技術和全新微架構‘Silvermont’基礎開發的‘Avoton’第二代淩動處理器的麵世,將為微服務器市場注入強大動力。”今年上半年,Forrester 分析師曾向微服務器市場傳遞了這樣的信息。

就在業界猜測英特爾會拿出什麼樣的產品在微服務器市場阻擊ARM的時候,英特爾也如期揭開了淩動C2000處理器產品家族的麵紗。但超出預期的是,淩動C2000並不僅僅是針對ARM而來的。

以軟件定義的架構為出發點

在2013年上半年的IDF期間,英特爾公司高級副總裁、數據中心及互聯係統事業部總經理柏安娜曾對媒體表示,機架服務器、刀片服務器或微服務器等係統必須進行整體更新,才能最大程度發揮處理器、內存、存儲、網絡等各個子係統的性能。數據中心的高效變革之路必然是一項係統工程。無論是至強平台還是淩動平台,英特爾重塑數據中心的戰略一直是清晰和明確的。

英特爾淩動C2000處理器產品家族是英特爾公司麵向數據中心的第二代64位係統芯片(SoC),它基於Silvermont微架構,最多可集成8個內核,擁有更強的計算能力,和上一代產品相比,性能提高達7倍,熱設計功耗(TDP)最低可達6瓦。看到這個指標時,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淩動C2000是衝著微服務器市場的需求而來的,但實際上它卻沒有顯現出這樣的局限性,而是可以麵向微型服務器、入門級網絡和冷數據存儲三大領域的應用。

作為英特爾重塑數據中心戰略的重要組成,淩動C2000繼續秉承“頂層設計”的思路,而且它的一切設計“都是以軟件定義的架構(SDI)為出發點”的。“數據中心的發展趨勢將是虛擬化的網絡、虛擬化的存儲和虛擬化的計算等,越快地采用英特爾的架構來實現上述功能,就能越快享受到自動化的協調等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的好處。”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及互聯係統事業部副總裁、數據中心市場部總經理Shannon Poulin指出,一體化設計的重要性是因為單一的、共通的架構可以更好地實現協同和自動化,這是對軟件定義的基礎架構的最好支撐。而且,實現軟件定義基礎架構的願景,軟件的兼容性是前提。如果在計算、網絡和存儲之間采用不同的軟件,就無法在協同和自動化方麵取得明顯的效果。

在冷數據存儲領域大有可為

2009年,英特爾在業界率先提出了微服務器這一概念,但其後ARM卻開始成為英特爾在這個領域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推出首款適用於服務器的64位係統級芯片(SoC)淩動處理器S1200係列後,業界普遍認為英特爾還沒有拿出足以對抗ARM陣營的“殺手鐧”。從性能、功耗以及對各種工作負載的適應能力來看,淩動C2000的出現很可能會讓局麵出現扭轉的機會。

但是,按照Shannon Poulin的話說,微服務器市場對淩動C2000而言可能還太小。根據預期,微型服務器目前僅占整個服務器市場份額的10%,但在網絡和冷存儲方麵,淩動C2000反而有機會做得更好。直指ARM陣營不斷強調的在冷數據存儲應用領域的優勢,或許才是英特爾淩動C2000發布後的最大看點。金山雲目前提供的數據存儲業務就在測試淩動C2000。

存儲成本要低,數據卻不能丟且響應速度還要快,這樣的要求曾讓金山雲在技術上遭遇巨大的挑戰。“我們發現,金山雲的數據使用有一個規律,絕大部分數據屬於冷數據。好比大家拍了照片,不會每天都把照片拿出看一遍,但這些照片的容量又很大,誰都不希望拍的照片丟失。為了降低存儲成本且保證業務質量,我們在技術上做了很多改造,最重要的就是對數據進行了冷、熱分層,但分層後如何降低冷數據存儲成本的問題卻始終解決不了。”金山雲首席技術官楊鋼告訴記者,他們一直在尋求相關的硬件和軟件的支持,麵向各種不同應用場景也選擇過不同的CPU,之前更測試過上一代的淩動平台,但CPU的運算性能總有不足,直到開始測試淩動C2000,在解決冷數據存儲的問題方麵終於“見到了曙光”。

“如果綜合考慮功耗、計算和I/O之間的平衡,我們發現淩動C2000足夠我們使用。按照官方數據,淩動C2000相對於上一代產品提升7倍性能,這正好進入了讓冷數據處理軟件設計‘非常舒服’的區間。除了硬件,我們還使用了英特爾提供的ISA-L運算庫。最簡單的N+1的易獲數據的修複也得到了50%的性能提升。在更高強度的修複上,比如N+2、N+3的修複性能提升更明顯,加上硬件上Avoton的強勁性能和ISA-L的能力,我們認為新的Avoton C2000是我們正在尋找的冷數據的解決方案。”楊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