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立領導機構1
●1949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電令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軍委航空局即行撤銷,原航空局所有人員及業務工作全部交空軍司令部。”
●毛澤東提到劉亞樓任空軍司令員,以征詢的口氣問周恩來:“你覺得怎麼樣?”周恩來說:“主席,我們想到一起了。”
●朱德指示:“我們建設空軍……要配合完成解放台灣、海南島以及消滅殘匪的任務,做到在一定的領海和領空上完全取得製空權,能夠擊退任何侵略者的進攻。”
● 成立領導機構
共和國故事·藍天雄鷹
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
1949年11月11日,中央軍委電令宣布: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軍委航空局即行撤銷,原航空局所有人員及業務工作全部交空軍司令部。
經軍委批準,空軍領導機關設立司令部、政治部、訓練部、工程部、後勤部等機構。並任命劉亞樓、肖華分別擔任司令員和政季,常乾坤為空軍副司令,王弼為空軍副政治委員。
自此,空軍這支嶄新的隊伍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編製序列裏正式寫上了陸、海、空三軍的名字。
後來,中央軍委將1949年11月11日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成立日。
關於空軍的組建,其間經曆過一個漫長的醞釀過程。
早在在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在全國取得勝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已經提出了建立空軍的問題。
1949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過的《目前形勢和黨在1949年的任務》的黨內文件中正式提出:
1949年及1950年,應當爭取組成一支能夠使用的空軍。並且認為,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當時東北老航校已經集結和培養了一大批空、地勤人員和其他技術人才。而且在已經解放的廣大地區內接管了不少機場,繳獲了一批飛機和航空器材,具備了建立空軍的主客觀條件。
1949年3月8日,在河北西柏坡召開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期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特別召見東北老航校副校長常乾坤和副政委王弼聽取彙報,了解航校培養航空技術人才的情況。當常乾坤談到航校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已經培養出飛行、領航、通信、機械等各類技術人員500多名時,毛澤東連連稱讚:“了不起!了不起!”
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醞釀著創建人民空軍的步驟和藍圖。
3月17日,中央軍委決定,成立軍委航空局,統一領導航空事業。3月30日,航空局正式成立。中央軍委任命常乾坤為局長,王弼為政治委員,並任命了有關部門的負責人。機關設作戰教育處、航空工程處、民航處和情報科、供給科,編64人。同日,航空局在北平燈市口同福夾道7號正式辦公。從此,中央軍委有了直接管理全國航空工作的業務部門。
渡江戰役後,長江以南廣大地區得到解放,航空業務增多,工作範圍擴大。5月,增設航行管理處、秘書處、政治處,供給科改為供給處,全局擴編為17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