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1 / 3)

“學習目的與要求”

理解在中國特定條件下 “什麼是社會主義, 如何建設社會主義” 這一首要根本問題; 深刻理解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及其重大現實意義; 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發展生產力為根本任務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內容概要”

本章闡述的社會主義本質和根本任務, 是鄧小平全部理論與政策的基礎, 也是鄧小平理論的重點之一, 理論性強, 涉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理論和觀點。國內外的曆史經驗證明,社會主義的成敗得失, 關鍵在於搞清楚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搞不清楚, 就必然會犯 “左” 或 “右” 的錯誤, 這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首 要基本理論問題。

“重點難點”

1. 社會主義本質的含義及意義

2. 社會主義根本任務的確立及意義

3. “三個有利於” 標準

4. 社會主義本質兩個方麵的辯證關係

“知識點結構圖”

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社會主義本質 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論斷

社會主義的本質

社會主義本質新概括的意義和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及其依據

社會主義根本任務 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現階段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參考書目”

1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 《鄧小平文選》 第三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2 江澤民。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人民日報, 2002 年11 月8 日

3 中國社科院研究室。 世界滄桑150 年。 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本章複習題”

一、單選題 ( 在備選答案中有1 個答案是正確的, 將其選出並將標號填在題後括號內)

1. 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 )

A。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問題

B。 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問題

C。 實現共同富裕問題

D。 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2. 建國以來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經曆的曲折和失誤, 歸根到底, 就在於沒有完全搞清

楚 ( )

A。 階級鬥爭與經濟建設的關係 。 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關係

C。 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D。 計劃與市場的關係

3. 鄧小平關於社會主義本質的概括中, “解放生產力, 發展生產力” 指的是 ( )

A。 生產關係的地位 B。 生產力的基礎地位

C。 社會主義生產目的 D。 共同富裕的目的

4.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 ( )

A。 發展生產力 B。 消滅階級和消滅剝削

C。 實現共產主義 D。 建立生產資料公有製

5.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認為, 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 ( )

A。 階級鬥爭 B。 物質生產力

C。 被壓迫階級的反抗和鬥爭 D。 社會主義製度

6. 一種社會製度是否具有優越性, 從根本上說, 就是看其 ( )

A。 能否使被壓迫階級翻身解放 B。 能否做到分配上的公平

C。 能否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D。 能否做到公平占有生產資料

7. 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 )

A。 號召人民生活節儉, 抑製社會需求 B。 用發購物票的方法計劃分配產品

C。 發展生產力 D。 要求企業增加產品的數量, 減少花色品種

8. 解決國內和國際所有問題的關鍵是 ( )

A。 高舉馬列主義旗幟 B。 靠自己的發展

C。 堅持社會主義製度 D。 搞好國有企業改革

9. 鄧小平指出: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 這個判斷 ( )

A。 指出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B。 概括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

C。 明確了社會主義發展方向 D。 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

10. 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 抓住時機, 發展自己, 關鍵是 ( )

A。 堅持治理整頓 B。 堅持改革開放

C。 發展經濟 D。 發展科技與教育

11. 衡量一種社會製度先進與落後的根本標準是 ( )

A。 能否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 B。 能否建立和發展民主

C。 能否建立和發展市場經濟 D。 能否提高綜合國力

12.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 ( )

A。 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矛盾

B。 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

C。 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

D。 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與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13.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最終取決於 ( )

A。 社會主義公有製程度的不斷提高 B。 按勞分配水平的不斷提高

C。 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D。 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14. “三個有利於” 標準的核心是 ( )

A。 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B。 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 有利於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 D。 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15. 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 ( )

A。 發展生產力, 解放生產力 B。 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

C。 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協調發展 D。 實現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16.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 第一次把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作為社會主義本質規定的是( )

A。 馬克思和恩格斯 B。 列寧 C。 毛澤東 D。 鄧小平

17. 我國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是 ( )

A。 社會主義政治體製的改革 B。 社會主義經濟體製的改革

C。 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 D。 社會主義社會的階級鬥爭

18. 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製度最根本的途徑和條件是 ( )

A。 消除兩極分化, 消滅剝削 B。 改革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

C。 鞏固和加強人民民主專政 D。 發展社會生產力

二、多選題 ( 在備選答案中有2 個以上答案是正確的, 將其選出並將標號填在題後括號內)

1. 鄧小平再三強調要搞清楚 “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是為了 ( )

A。 堅持社會主義, 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B。 適應時代和曆史的發展, 把馬克思主義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