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答: 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 (1) 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 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 年力爭比2000 年翻兩番, 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係。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 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保障體係比較健全, 社會就業比較充分, 家庭財產普遍增加, 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 社會主義民主更加完善, 社會主義法製更加完備, 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麵落實, 人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基層民主更加健全, 社會秩序良好, 人民安居樂業。(3)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技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 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經濟教育體係、科技和文化創新體係、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係。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 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 促進人的全麵發展。(4) 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 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 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3. 答: 這是分配理論上的重大突破, 也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1) 以公有製為主體, 多種所有製經濟長期共同發展的所有製結構, 決定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 多種分配方式同時並存的結構。(2) 公有製實現形式的多樣化也決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樣化。(3) 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內在要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分配方式的存在, 是多種所有製經濟、多種經營方式、市場經濟運行的內在機製等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反過來, 承認和允許多種分配方式的存在, 會促使這些因素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從而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
4. 答: (1) 要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麵推向21 世紀, 隻能堅持黨的領導, 決不能削弱黨的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核心是黨的領導。(2) 隻有堅持黨的領導, 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3) 隻有堅持黨的領導, 才能製定和執行正確的路 線、方針、政策, 保證現代化建 設事業不斷取得進步。
(4) 才能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創造一個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和社會環境。(5) 才能正確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矛盾, 協調各方麵的利益關係, 有效地組織和領導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五、論述題
1. 答: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是我國經濟體製改革的必然結果。第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適應現代商品經濟的發展, 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曆史經驗表明, 商品經濟的充分發展是實現社會經濟高度發達不可逾越的階段。充分發展的商品經濟, 必然離不開充分發育的、完善的市場機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任務, 就要充分利用並不斷完善市場機製。第二,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接軌的需要。當前, 經濟的全球化在進一步發展, 我國要走向世界, 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 利用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 兩個市場, 必須實行市場經濟體製, 在運行機製上同世界經濟接軌。第三,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是已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生機和活力的經濟體製。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建立, 我國生產力發展了, 綜合國力增強了,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 這表明我們選擇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基本特征是: (1) 在所有製結構上, 以公有製為主體, 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 一切符合 “三個有利於” 的所有製形式都可以而且應該用來為社會主義服務, 不同所有製經濟的企業還可以自願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經營, 各類不同的企業都進入市場, 國有經濟在市場平等競爭中發揮主導作用。(2) 在分配製度上, 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製度。(3) 在宏觀調控上, 可以發揮比資本主義更有力的宏觀調控, 更好地把人民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結合起來, 發揮計劃和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
2. 答: 解放思想, 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 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束縛, 研究新情況, 解決新問題。實事求是, 是指一切從實際出發, 理論聯係實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是統一的。(1) 鄧小平理論形成的過程就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過程。(2)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哲學基礎。( 3)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根本原則。鄧小平和黨在重大曆史關頭都是運用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的思想路線去解決重大曆史課題的。(4)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有力地推動和保證了撥亂反正和全麵改革的進行。
模擬試題 ( 二)
一、單選題
1. 鄧小平理論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 )
A。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問題
B。 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問題
C。 實現共同富裕問題
D。 什麼是社會主義, 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
2. 檢驗真理的標準是 ( )
A。 毛澤東思想
B。 鄧小平理論
C。 社會主義理論
D。 實踐
3. 中共十六大新確立並寫入黨章的指導思想是 ( )
A。 馬克思列寧主義
B。 毛澤東思想
C。 鄧小平理論
D。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4. 貫徹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關鍵在堅持 ( )
A。 與時俱進
B。 黨的先進性
C。 執政為民
D。 四項基本原則
5.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題是 ( )
A。 深化改革
B。 保持黨的先進性
C。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D。 推進發展
6. 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的大原則 ( )
A。 共同富裕
B。 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C。 按勞分配
D。 按需分配
7. 鄧小平對國際形勢作出一係列新判斷的科學依據是 ( )
A。 實事求是
B。 意誌決定論
C。 唯物主義無神論
D。 時勢造英雄論
8. 正式提出 “走自己的路,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的重要思想是在 ( )
A。 1982 年黨的十二大
B。 1978 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C。 黨的十四大
D。 黨的十五大
9.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核心是 ( )
A。 堅持馬克思主義
B。 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C。 堅持黨的領導
D。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10. 把毛澤東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具體時間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