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在哈爾濱鬆花江飯店內,“東北技術縱隊”司令馬耐帶著手下人在約定的房間見到了由曹純之頂替的“張大平”。
與“張大平”見麵後,馬耐司令迫不及待地將行動方案向曹純之全盤托出:“根據北京潛伏台指示,毛澤東專列明天晚上8時可到達哈爾濱。我們擬在滿洲裏、哈爾濱、長春舉行三次行動。作戰計劃是分三路進攻。一路從正麵攻擊,打個快速殲滅;一路從背後堵擊,防止他們撤退;剩下的一路迎擊中共援軍。事成之後,撤退到長白山區,建立武裝遊擊根據地,隻等第三次世界大戰到來,就可迎接國軍到來!”。
“張大平”點點頭,準備將他們所有的人一網打盡,就問:“所有參加這次行動的人,保密局都要給予重獎,你把他們的名單和聯絡辦法都帶來了沒有?”
“帶來了,帶來了。”馬耐連忙從身上掏出幾張紙來。曹純之接過來一看,上麵整齊地抄寫著170人的名字。
曹純之滿意地收下了名單,對馬耐說:“你現在已經立下一個大功,我現在就可以帶你去領賞。”
“到哪去?”馬耐覺得曹純之的口氣不對,一時反應不過來。
“哈爾濱市公安局!”
曹純之邊回答邊從口袋裏迅速地掏出槍來,將槍口頂在了馬耐的腦袋上……
2月26日,李克農部長再次召見曹純之,通知他對計兆祥的監視可以結束,並親自簽發了偵破命令:
關於偵破國民黨保密局北京潛伏台一案的命令:隻捕計兆祥一人。
當天下午,曹純之率人趕到計兆祥的家,從天花板上的《牡丹圖》下取出了電台。
在罪證麵前,計兆祥承認了自己就是代號“0409”。
3月14日,也就是毛澤東訪蘇回到北京的同一天,李克農“請”計兆祥向負責整個案件的全體工作人員全麵交代了他在北京的活動情況:
計兆祥,又名計旭,24歲,北京人。1948年初,自北平特警學校畢業後,曾先後充當國民黨政府國防部第三方麵軍第一總隊司令部中尉報務員、綏靖總隊第一大隊北平區台中尉報務員等。1948年11月我軍包圍北平前夕,他受綏靖總隊華北第一大隊隊長陳恭澍(軍統特務)之命準備潛伏,充任該總隊“北平潛伏台台長”,從事情報破壞活動。當時他領到美製交流直流兩用15瓦電台1部,“丁密”、“機密”及公用電碼3本,美製2號左輪手槍1支等;另外領得偽鈔金圓券7千元、軍米1袋作為潛伏活動費用。
1949年1月北平解放前夕,他潛伏在北平北城豆角胡同33號,密設電台。從2月開始,他就與南京綏靖總隊正式通報。4月下旬,我軍解放南京後,他改歸台灣“國防部保密局”領導,被任命為保密局“北平潛伏台台長”。從1949年2月開始,到1950年2月26號被捕,在短短一年時間裏,竟先後發報215次,收發報文稿字數達3萬餘。
計兆祥的特務間諜犯罪活動,給新中國的建設事業造成了嚴重損害,如根據其關於北平南苑機場的情報,1949年5月4日上午7時半,國民黨派空軍6架B-24型轟炸機轟炸了該機場,投彈30枚,炸毀我飛機4架,死傷24人。
1950年6月2日,北京市軍事管製委員會軍法處對計兆祥判處了死刑,執行槍決。與本案有關的其他從犯,依據其犯罪情節輕重,都受到了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