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走向世界5
加入國際廣播組織
1951年12月,我國廣播組織加入國際廣播組織。該組織成員是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和古巴、越南、朝鮮的廣播組織。總部設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
1952年3月,我國致電該組織秘書長,通知我國已經指派中央廣播事業局局長李強為正代表、副局長梅益為副代表,參加該組織。
1952年4月,我國派代表參加了該組織第十一次常會,這次會議決定將中文列為該組織的法定語言之一。我國代表在會上作中國廣播組織的目的和任務的報告。
從此,我國每年都派代表,參加該組織一年兩次的理事會會議、一年一次的常會和該組織主辦的一些廣播節目製作的研討會。
1957月2月,國際廣播組織音樂專家會議,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中央台音樂部主任向隅出席此次會議。
1957年8月,國際廣播組織召開的“最後消息”即新聞節目的編輯部代表會議,在莫斯科舉行。中央台楊兆群、張之出席了這次會議。
1957年9月,國際廣播組織舉辦少年兒童節目編輯部代表會議,新華社駐波蘭華沙記者謝文清,代表中央台出席了這次會議。
同年11月,新華社記者戈寶植,代表中央台出席該組織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舉行的文學戲劇節目編輯代表會議。
1958年4月,國際廣播組織亞洲會員國民間音樂廣播會議在北京召開,主要目的是介紹與會各國電台在民間音樂廣播方麵的成就,交流經驗,建立和加強民間音樂廣播方麵的聯係和合作。參加這次會議的有12個國家的代表和觀察員,共18人。
我國參加會議的代表是中央台音樂部主任向隅,以及中國民族音樂研究所副所長李元慶。在這次會議期間,中央台舉辦了“亞洲國家音樂會”廣播節目。
1960年3月,國際廣播與電視組織節目委員會,在華沙召開“以人道主義教育少年兒童國際連續節目籌備會議”,我國廣播事業局金照副局長,出席了這次會議。
此外,中央廣播事業局、廣播電視部和中央台先後組成200多個代表團出國訪問。
我國共接待來華訪問的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廣播代表團和廣播電視代表團200多個,約三千人次。